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3 浏览次数:532次
作者:崔文军,王兵,崔小兵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普外一科 郑州 450052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机制及诊疗。方法 对30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胃瘫综合征发生率5.3%,均发生在术后6~8d,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毕Ⅱ式吻合是胃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采用非手术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等可以恢复,红霉素可作为治疗胃瘫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胃瘫综合征分析,胃切除术
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一种没有输出段梗阻和吻合口梗阻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它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以功能性排空障碍为特征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导致的胃排空延迟,常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恢复期,即按常规解除胃肠减压进饮食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本文共收集16例患者资料,将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国内秦新裕[1]等人提出的胃瘫诊断标准:(1)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但有胃潴留,尤其是固体食物;(2)胃引流量超过800 ml/d,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0d;(3)无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失衡;(4)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胰腺炎及某些结缔组织性疾病等;(5)无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史,如吗啡、阿托品、6542等。
1.2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8505~200505间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300例中发生PGS的患者共16例,发病率为5.3%。男10例,女6例。年龄44~71岁。本组患者均发生在术后6~9d,肛门已排气,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时出现PGS,经口服造影剂,胃排空迟缓,无机械性梗阻情况。16例患者每天引流量均大于800ml胃液。
1.3 治疗方法 本组16例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确诊后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用2%含庆大霉素的温盐水洗胃以减轻胃水肿;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足量的热卡、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给以促胃动力药,以并配合针灸治疗。所用治疗对患者均有效。
1.4 缓解标准 肛门排气或排便,肠鸣音恢复正常;夹胃管或拔胃管后无腹胀、呕吐;进流质、半流质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不复发[1]。
2 治疗结果
经非手术治疗,本组病例16例均治愈,6例5~10d恢复, 6例11~20d恢复, 4例21~30d恢复。平均恢复时间为18.5d。
3 讨论
胃瘫的发生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总体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多因素决定的。胃肠手术后,病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胃瘫的发生。胃肠手术后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胃壁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或其他抑制性物质,抑制胃的机电活动,延缓胃排。胃部分切除后胃泌素分泌减少,胃大部切除的吻合方式亦起重要作用,残胃充血、水肿,炎症加重,端端吻合也较端侧吻合胃肠动力恢复更快。另外残胃动力减弱,吻合口水肿,术前营养不良,术后合并腹腔感染、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也是诱导胃瘫发生的重要因素。PGS的诊断多无困难,关键是排除与之相关的器质性病变。由于PGS是一种功能性病变,其演变和转归常具有自限性,再次手术只能引起残胃PGS加重。本组患者全部经非手术治疗恢复,亦说明PGS无需手术治疗。主要的治疗包括:(1)心理治疗。(2)禁食、持续胃肠减压,3%的温盐水洗胃,并用1%普鲁卡因20ml、麻黄素10mg、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的稀释混合液注入胃内,以消除胃黏膜及吻合口水肿及胃痉挛。(3)加强营养支持,补充水电解质,纠正低蛋白血症[3]。(4)运用促胃动力药物:胃复安,是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可促进胃肠排空,还能扩张幽门与十二指肠,增加十二指肠,空肠的蠕动。红霉素,是大环内脂类抗生素,为胃动素受体激动剂,能引起移行性综合肌电III强烈收缩,促进胃排空。我们认为该药可作为PGS治疗的首选药。(5)其他治疗。如胃镜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
综上所述,高龄、毕罗Ⅱ吻合是PGS的发生高危因素。PGS是功能性病变,其演变和转归具有自限性,只要及时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胃肠减压,加强营养支持等一般均可治愈,切忌盲目手术,而红霉素治疗PGS有高效、经济的特点,可以为治疗PGS的首选药。
【参考文献】
[1] 刘凤林,秦新裕.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4):245248.
[2] 全竹富.手术后胃排空障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1):5860.
[3] Shafi MA,Pasricha PJ.Postsurgical and obstructive gastroparesis[J].Curr Gastroenterol Rep, 2007,9(4):28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