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伤急诊救治50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08 浏览次数:476次
作者:高桂芬 作者单位: 天津,天津泰达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高处坠落伤伤情特点及急诊救治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50例坠落伤患者伤情特点及急诊救治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38例,致残10例,死亡2例。堕落高度低于3m者伤情较轻,预后好;堕落高度大于9m者,伤情危重,死亡率达13.3%。结论 坠落伤患者伤情重,多发伤多,救治难度大,应当以急诊救治为主,实行多学科协作的一体化救治模式,充分发挥医院整体实力,以提高急诊救治水平。
【关键词】 坠落伤,急救
随着近年建筑业和交通业的迅猛发展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各种原因所致的坠落伤也逐渐增多。我科自 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坠落伤患者50例,现将救治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坠落伤患者中男41例(82%),女9例(18%),年龄7~64岁,平均35岁。
1.2 致伤情况
1.2.1 坠落方式 工地:36例(72%),房屋:9例(18%),树上:2例(4%),高架桥:2例(4%),其他:1例(2%)。
1.2.2 坠落原因 意外42例(84%),主动:4例(8%),暴力:4例(8%)。
1.2.3 坠落高度 <3m:15例(30%),3~9m:20例(40%),>9m 15例(30%)。
1.3 损伤类型 单一伤:12例(24%),多发伤:38例(76%);损伤类型主要有:四肢骨折、脊柱骨折、内脏损伤、颅脑损伤、骨盆骨折、肋骨骨折等。多发伤中,儿童多见颅脑损伤合并实质性内脏破裂,成人多见四肢骨折合并脊柱骨折。
2 救治方法与结果
2.1 救治方法 院前急救:对成人患者常规安置颈托和头部固定器,用脊柱固定板搬运,根据四肢骨折情况给予包扎固定。对昏迷、休克患者给予开放气道、呼吸支持和补液抗休克治疗。转运途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用车载呼吸机控制呼吸。院内急救:对严重单一伤患者,应尽快明确诊断后转送专科救治。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应尽量少搬动,按照损伤控制原则,以多科协助在急诊科进行救治。
2.2 结果 本组治愈38例,致残10例,死亡2例。其中,坠落高度低于3m者,伤情较轻,预后好。坠落高度大于9m者,伤情多危重,死亡率为13.3%(2/15)。
3 讨论
由于高处坠落物体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产生冲击力和反冲击力作用,除了着地部位损伤外,常发生传导部位损伤(如同减速伤)。因此,损伤严重程度与坠落高度和着地姿势密切相关[1]。当坠落高度大于3m时,多发伤常见,低于3m时主要为单一伤,以四肢骨折多见。高度大于9m,死亡明显增加。不同年龄,伤情不同。如儿童多见颅脑外伤常合并内脏损伤,成人多见四肢骨折常合并脊柱损伤。内脏损伤中,以脾、脑、肝、脊髓等实质器官多见,而肺、胃、肠等空腔脏器少见。脊柱损伤以胸腰段常见。通常坠落高度越高,伤情越重,合并伤越多,死亡率越高,预后越差。早期死亡原因主要是颅脑损伤和失血性休克,后期主要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高处坠落伤多为多发伤,闭合性伤较多且隐蔽,及易漏诊。应注意尽可能了解患者受伤史[2],如高度与着力部位,昏迷及未诉腹痛患者仍应注意腹部检查,通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减少漏诊率。成人合并脊柱损伤较多,现场急救搬运时应常规使用颈托、头部固定器和脊柱固定板。儿童颅脑损伤及合并实质性内脏破裂较多,救治中应注意降颅压和抗休克兼顾。同时明确诊断后,应对危及生命的伤情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对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应以急诊科为主,多学科协作,按照损伤控制外科原则积极救治,术后常规给予重症监护。
总之,坠落伤伤情重,救治难度大,死亡率高。由专科医生诊治,因受专业限制,常顾此失彼只关注本科问题而忽略他科情况或多科相互推诿延误时间,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因此,应以急诊科医生救治为主,多学科积极协作的方式,统一指挥,周密计划,进行一体化救治[3],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谭宗奎,陈庄洪,徐永年,等.儿童与成人坠落伤致伤规律及特点的比较研究.中华创伤杂志,1998,14(6):400-401.
2 吴婷,杜芳,黄兆伟.浅谈高处坠落伤理性追问病史的重要性.西南军医,2006,8(2):108.
3 沈伟锋,江观玉,干建新.创伤急救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2):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