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10-27 浏览次数:674次
作者:杨立平,吴兆华,刘伟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阴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资料。结果:21例腹部手术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均经胃肠减压、抗炎等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严密观察下采用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炎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
术后炎性肠梗阻早期(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指发生在腹部外科术后1~3周内由于手术创伤及腹腔无菌性炎性反应等原因引起的特殊类型的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常为不全性肠梗阻[1]。2005年12月~2009年12间共收治该类患者21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1例EPISBO患者中,男14例,女7例;年龄16~73岁,平均42.2岁。腹部手术类型:外伤性肠穿孔行肠修补术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6例,阑尾炎并局限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8例,胃癌根治术2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例,所有21例患者在术后4~19 d出现腹胀、腹痛、肠鸣音弱等,行腹部立位平片提示为肠腔内积液、腹腔内渗出等不全肠梗阻表现,无绞窄性肠梗阻需立即手术者。
1.2 治疗方法:21例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包括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给予小剂量短程地塞米松和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抗炎、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及胃肠外营养维持正氮平衡等。
2 结果
21例患者,平均治疗13.5 d后,最快者2 d后,肠蠕动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排便,治疗后复查腹部立位平片可见肠腔内积液、腹腔内渗出等消失。
3 讨论
1997年黎介寿院士首次提出EPISBO的概念,EPISBO有别于常规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系因腹部手术创伤、肠管长时间暴露或术后腹腔无菌性炎性反应所致[1]。临床特征常表现为腹部手术后1~3周,患者已恢复排气、排便,甚至已恢复术后进食,但随后又发生腹痛、腹胀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或出现反复呕吐症状。EPISBO病变范围常表现为弥漫性,局限性少见;其腹胀、腹痛症状较轻,一般不出现高热及腹膜炎等。腹腔手术后肠管早期的炎性反应能形成新的粘连、梗阻,而且常导致腹腔肠管损伤、肠外瘘等严重术后并发症。回顾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取保守治疗效果满意。肠梗阻的常规非手术治疗措施除抗炎外、禁食禁水饮食及持续胃肠减压可有效减轻胃肠道水肿,有利于肠管蠕动,恢复肠道血运,减少肠管炎性渗出等,同样适用于EPISBO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正氮平衡是重要的基础治疗,按体重105~126 kJ/(kg·d)热量的需要;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并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非蛋白氮提供热量75.31~104.6 J/(kg·d)。 热氮比为(100~150)∶1,糖脂比为7∶13~6∶14,同时补充氨基酸、复合维生素、电解质及各种微量元素等,达到减轻肠道、腹腔炎性渗出,维持患者体内正氮平衡的目的。另外适当输胶体(血浆、白蛋白)以提高胶体渗透压,减轻肠道炎性渗出,使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常用剂量15~30 mg/(kg·d)的奥曲肽(生长抑素,善宁),以抑制体内消化道激素的释放和分泌,减轻肠内炎性渗出及消化液的分泌,减轻肠道水肿,改善肠道血运有使肠道功能恢复[2-4]。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减轻毛细血管渗出、防止术后肠管粘连的作用,早期使用可以减轻肠壁炎性渗出,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5]。当然,地塞米松可能会出现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小剂量短程地塞米松和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可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腹部体征变化,腹部平软、胃肠减压引流液量减少及肠鸣音恢复、恢复排气、排便,这些是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征象。这时逐步减少善宁和地塞米松的用量;肠道功能恢复3 d以上可拔除胃肠减压管而自流质饮食开始恢复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制剂以小剂量低浓度的流质开始,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治愈标准:肛门恢复每天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正常;停用善宁等后症状无反弹;腹部平软;恢复进食后腹疼、腹胀等症状不再出现。对于保守治疗2周左右仍然无效者或者有白细胞显著升高、高热、腹膜炎迹象者,可考虑再次剖腹探查。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387.
[2] 黎介寿.肠外瘘[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27.
[3] 龚剑峰,朱维铭,李 宁,等.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腹部外科,2004,17(14):209.
[4] Michael G,Mythen MD.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ysfunctionr[J].Anesth Analg,2005,100(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