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5-19  浏览次数:388次

  作者:李玉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手术室,广西 柳州 545005

  【关键词】 儿童 疝 腹股沟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护理

  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充分肯定。我院自2004年12月~2005年8月以来,已开展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术80例,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愈合快,术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患儿3天痊愈出院,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现将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术的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施行小儿疝高位结扎术80例。其中男77例,女3 例,年龄在1~10岁之间,单侧70例,双侧10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术后感染。

  2 手术配合及护理

  2.1 巡回护士的配合及护理

  2.1.1 术前物品准备 腹腔镜仪器设备:摄像显像系统,人工气腹系统,手术器械(3.5mm内镜1个、3.5mm穿刺器2套、3.5mm分离钳2把、气腹针1枚、进气管1条、带线针1枚、针钩1枚),缝合包1个,手术敷料,无菌手套,7-0幕丝线1包,切口敷贴2张,3L无菌手术贴2张,小儿输液器1副,22G留置针1枚,平衡液,生理盐水,吸引器。

  2.1.2 仪器摆放及性能检查 将腹腔镜仪器摆放在手术床的右下角,接通电源及气瓶,检查气瓶气量是否充足及各仪器是否运作正常,并将二氧化碳气流量调至5L/min、压力调至1.07kPa,保证仪器性能良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1.3 病人的准备 病人入室后,严格查对患儿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采用全身麻醉,建立静脉通路,取仰卧位,臀下垫一小枕,以抬高臀部,暴露术野,方便操作,固定四肢防止坠床。与器械护士清点器械、敷料数,并做好记录。

  2.1.4 术中气腹压及体位的管理 常规消毒手术部位皮肤铺巾后,与器械护士将进气管、摄像系统连接好。当气腹针穿刺成功后,打开气腹机,按预先设置好的每分钟充气量和腹腔压力进行充气。当主套管(内镜套管)和工作套管(辅助套管)穿刺成功后,可将二氧化碳气流量调至20L/min,压力调至1.33kPa。关闭无影灯,将手术床调至头低脚高位,向健侧倾斜15°,术中观察手术进程。当腔内操作结束时,打开无影灯,将手术床调回正常水平。停止充气,关闭摄像系统,放出气腹机内残留气体,关机。协助医生粘贴切口敷片。患儿清醒后无异常,送回病房。

  2.1.5 术后仪器的清洁及保养 拔出电源插头,彻底断电防止意外。保持仪器清洁,先用干净湿布再用75%酒精擦拭仪器表面,加盖仪器罩防尘。整理手术间。

  2.2 器械护士的配合及护理

  2.2.1 术前器械准备 提前30min开包洗手上台,准备腹腔镜手术器械,检查各器械是否完整及性能状态。协助医生铺单,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将进气管、摄像系统连接好,并将各连接线固定在手术台上,防止滑落。

  2.2.2 术中配合 手术开始,再次用75%酒精消毒切口皮肤,递尖刀、气腹针给术者建立人工气腹;当腹腔压力达至1.07kPa,递3.5mm穿刺器给术者建立主套管(内镜套管),穿刺成功内镜检查腹腔情况无异后,递3.5mm穿刺器给术者建立工作套管(辅助套管),穿刺成功后,递3.5mm分离钳给术者,检查腹腔内手术部位情况;在确定患侧疝囊内环口穿刺点后,递尖刀切一小针孔,随后递穿好7-0幕丝线的带线针和针钩,带线针和针钩先后从针孔处穿入腹腔与操作钳配合,分别高位缝合内环口的内半周腹膜和外半周腹膜,当术者缝合腹膜内侧后,退出带线针,缝线留在腹腔内,递针钩从同一针孔处刺入,缝合腹膜外侧后用针钩把缝线从腹腔内带出腹腔外,使疝环口成一荷包缝合,将线环剪开成双线,皮下缚结[1]。待术者检查腹腔内内环口结扎情况无异后,腔内操作完毕,解除气腹,拔出器械和套管,结束手术。用75%酒精消毒切口皮肤,因切口小,无需缝线。用防水敷料将切口拉合,脐部加压密封。清点器械及用物,检查器械是否完整。

  2.2.3 术后器械的清洗与保养 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器械上的血污,用高压水枪冲洗有管腔的器械,放入超声清洗机在加入安必洁酶的溶液中浸泡超声清洗15~20min,再用流动水洗净,吹干上油备用。

  【参考文献】

  [1] 甄作均,李光仪,杨明.实用微创外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2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