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构建普通高等医药院校创新发展能力的理论模型

发表时间:2011-06-16  浏览次数:382次

   作者:杨红,周涌,贾勇 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系,吉林 吉林 132013

  【关键词】普通高等医药院校;创新能力;发展

  普通高等医药院校是医药卫生科技的重要方面军,它既是医学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要站在全面落实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战略高度,提高对自身创新发展能力的认识。要依据自身的定位、规模、发展方向、人才状况和科技积累等实际状况和市场需求,以先进的理念为引导,以科学的机制为保障,以深化改革为龙头,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针对现存的机制不顺、机构重叠、封闭保守、条块分割等现象,对机构及体制进行改革。有必要系统准确地构建能反映院校创新能力的客观状况、体现评价对象的共同属性、主次分明、层次清晰、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衔接的科学理论模型。

  1  构建高校创新发展能力理论模型的时代背景

  1.1  是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必然要求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综合分析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后提出的面向未来、体现时代特征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机遇和挑战的最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实施“十一五”规划以及未来更长时期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1.2  是院校发展的目标和思路的迫切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中间力量,高校不仅需要为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人才资源和科技支撑,还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何通过观念创新、机制创新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和活力,把握好新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

  1.3  是高等医药院校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医药院校159所,加上533所综合大学中均有较高水平的医学院,可以说高手林立,竞争激烈。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医学院校教育的模式、目标等发生根本性地变革。在以知识为基础、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医学教育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因此,研究和建立高等医药院校创新能力构建模式,科学有效地推动创新能力的发展,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课题。

  2  构建高校创新发展能力理论模型的依据

  依据创新本质论,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活动领域呈不同的创新形象,作为人类创新本质要展现出经济形象、社会形象和历史形象。我们关注的是创新的社会形象。即从一般思想文化观念的创新、科学及理论的创新,直到社会结构等制度创新等。

  2.1  观念创新

  观念就是认识或思想,是相对于存在而言的,是人们对事物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看法。观念创新就是要改变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错误的、过时的、不利于实践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换一个新的思想角度,形成一个新观点,进而采取新的态度和方法去行动的过程。观念创新本质上就是一场意识形态的变革,是人们冲破各种旧意识形态的桎梏并根据新的存在建立新的认识和新的观念,以适应并改造现实而进入新境界的思想历程。

  2.2  文化创新

  文化从其狭义方面讲,包括文学、艺术、历史、道德、教育等,指以特定价值观为基本内核的观念形态及其表现方式。文化可以比喻成创新的土壤,文化环境对创新具有滋养作用。文化创新就是对原有文化的扬弃、改造和更新。创新文化必定是竞争的文化,竞争一方面刺激创新,一方面要求蕴含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文化环境。创新文化还必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表现为尊重人的需求、关注人的尊严、宽容人的个性。具有这些特征的文化是我们“文化创新”的方向。

  2.3  制度创新

  制度是社会关系的规范化与模式化,是人们活动的组织和规范,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制度规范与机制必须随制度对象的发展而演进,时刻反映对象变化的内容,这就需要不断的制度创新。即对那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陈旧管理方式进行改革,用新的模式取代旧的。我们依据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的内涵和要求,旨在构建一种以培养教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创新素质、加速知识和技术创新、增强服务功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想、制度、机制、内容、环境、形式和方法等的集成结构。集成体现的是一种系统的思想,与高校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关系密切,集成创新是一种通过整合已有资源进行创新的方式。可以理解为一种系统整合各方面要素,使其达到匹配而更好发挥作用的方法。在包括知识、技术以及更大范围内以组织、资源为主体的组织与协同合作,以及多种要素的综合调用,其本质是一种组织创新和创新平台的构建。

  3  高校创新发展能力理论模型的构成要素

  创新是一种系统性行为。企业创新系统是把企业作为一个创新活动的整体,并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企业内部系统的要素构成、结构特征与创新功能。同样,高校创新发展能力是来源于资源素质与规模、环境优劣、潜在竞争力和可持续的办学业绩等的一种综合能力。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综合考虑,我们认为要注重从行政系统、教学系统、科研系统以及支持系统的构建上发展创新能力。

  3.1  行政系统创新能力

  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建立一套高效充满活力的行政创新体制必须做到队伍专业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富有朝气与活力,同时做到机构设置合理、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归口到位、制度合理、富有激励作用。

  3.2  教学系统创新能力

  包括课程系统创新能力和学习系统创新能力。课程建设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是知识与信息加工、处理和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和富有经验的一线教师构成。学习系统创新是院校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是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由指导教师、学科特长生以及富有创新精神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学生构成。

  3.3  科研系统创新能力

  这是创新发展能力建设的核心部分。要打破院校与科技创新相关组织之间以及院、系之间的界限,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建立优势资源的共享机制。通过这些创新与改革,能大大加强科技交流,尤其是横向和交叉学科的交流,提高科研合作和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进而提升院校科技创新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率,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4  支持系统创新能力

  它是创新发展能力建设的有力保障,是必不可缺的系统。包括鼓励和保障学术自由,倡导原始的创新与开拓,允许和鼓励不同的学术理论观点以及形成学派,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与奖励机制,严厉打击和预防各种形式的学术腐败,建立切实有效的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体系等。

  总之,普通高等医药院校创新发展能力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要统筹考虑指标设计、素材收集、方法运用、结论分析等环节,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明晰概念,明确方向,厘清思路,梳理方法,突出构成要素的导向作用,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更为强调研究的规范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