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0-08-25  浏览次数:434次

  作者:杨光 作者单位:辽中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辽宁 沈阳 110200

  【关键词】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是一种新改良疝手术。自1989年美国Rutkow医生首次实施这种手术至今,己在其他国家广泛开展。1998年起在国内逐步推广,我院自2001~2005年采用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7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腹股沟疝76例,女性8例,年龄30~85岁,其中60~84岁48例,斜疝62例,直疝12例, 股疝1例。复发疝11例,斜疝嵌顿3例,伴有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症43例。

  1.2 手术方法

  全部采用局麻,无中转其他麻醉病例。手术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补片及锥形网塞,切口同传统疝术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保护神经血管,分离提睾肌,高位游离疝囊,疝囊小时可直接推入疝环。疝囊较大者将之横断、结扎,变成小疝囊后还纳。游离精索。彻底止血后于疝环内放入锥形网塞。并与腹根据腹横肌筋膜或周围组织固定,然后将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并固定于腹横肌腱弓、腹股沟韧带、髂耻束上。对于股疝把嵌顿疝囊复位后,用锥形网塞放入股环,与周围缝合数针,注意不要损伤股静脉,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关闭切口,术后6h可下床活动。

  2 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合并心肺以及其他内科病的无一例因手术引起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30~65min,平均50min,术后疼痛轻微,仅10例需口服止痛药,均无尿潴留、伤口感染、阴囊积液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3~7天顺利出院,随访12~36个月,未见复发。

  3 讨论

  传统的疝修补手术有100多年历史,是一种张力性缝合,这类手术强行将不同组织缝合一起,既不符合生理解剖,又未加强腹横肌筋膜缺损修补,致术后复发率高达10%~15%[1],总并发症发生率7%~12%[2],传统手术是有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剧烈,恢复时间长。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因其具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方法[3]。该术式是以腹股沟解剖为基础,用人工材料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在修补时可做到正常解剖层次的对合,从而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的干扰,而且对合不具有张力,使其更加符合机体生理,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4]。巴德公司生产网片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有一定抗感染性,通过网孔促进大量成纤维细胞进入网片内,加强局部组织强度,锥形网塞有缓冲腹压作用,不仅起加强及修补后壁作用,而且减少复发。

  高龄患者腹外疝常合并肺心病、高血压、前列腺肥大、便秘及腹壁肌肉退化。这些疾病不仅对患者健康造成威胁,对疝病也有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给疝治疗及预后带来困难。局麻手术不影响患者运动与膀胱功能,可避免因全身麻醉或区域麻醉所引起肺炎、肺不张、肺栓塞、心血管病、尿潴留等并发症,对重要器官干扰少。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在于达到外科要求的无张力,对组织干扰少,操作简单,分离少,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微,下床早,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因此对于高龄患者伴有其他并他症无法耐受传统手术,如双侧疝、巨大疝、复发疝。此术式是最佳选择,具有操作简单、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费用。

  据文献报道,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率大约1%~2%[5]。本组病例经随访未见复发,可能与病例较少有关。从本组治疗结果来看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手术简单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疝修补方法。局麻有减少并发症、对重要器官影响小、不影响患者活动等优势,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治疗高龄患者或伴有其他合并症的腹外疝。

  【参考文献】

  [1] 肖乾虎,彭兵.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外疝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520-521.

  [2] 吴肇汉.无张力疝修补术-疝修补手术的新趋势[J].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5.

  [3] 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的现状及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1):1-2.

  [4] Robbins AW,Rutkow IM. Mesh plug repair and groin bernia surgery[J]. Surg Clin North Am, 1998,78(6):1007-1023.

  [5] Rutkow IM,Robbins AW. Mesh plug hernia repair: a follow-up report[J]. Surgery,1995,117(2):597-59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