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原因及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0-08-16 浏览次数:449次
作者:金洪永 姜洪伟 齐德祥 郭慧玲 于磊 姜天明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 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术式选择
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又称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指正常肠管在无任何病变或外伤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破裂。乙状结肠的直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之间并无血管吻合,故乙状结肠和直肠交界处存在着生理性的缺血因素。本病一旦确诊,需及早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就诊、早诊断、早手术和恰当的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大剂量广普抗生素的应用。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临床少见,误诊率、病死率高。笔者收集本院收治该病13例患者的资料,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病例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56~79岁,平均67.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6 h~3.5 d,平均16.3 h。既往有慢性便秘史者8例,肥胖者7例,伴高血压者5例、糖尿病4例。
1.2 临床表现 以突发腹痛就诊11例,均有腹内压增高诱因,如在用力排便、排尿、呛咳或者提重物后发生;另2例先有下腹部隐痛不适,渐发展为全腹痛,伴有腹胀及排气、排便停止就诊。13例患者入院时均有腹膜炎体征,包括左下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其中5例首诊时血压低于90/60 mmHg,脉搏在120次/min以上。10例腹穿均有肠内容物及粪便样物。另3例彩超及CT发现腹腔积液,腹穿抽得脓血性液体而收外科行手术探查治疗(其中术前诊断1例,余下均术中确诊)。13例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升高,X线发现膈下游离气体8例。
1.3 术前准备 立即建立通路,积极抗休克,术前及术中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应用。
1.4 术中所见及手术方法 13例均手术探查后明确诊断,并经病理证实,非肿瘤穿孔等其他因素所致。裂口10例在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Sudeck临界点),3例在乙状结肠中下段,位于或靠近肠管对系膜缘。裂口呈撕裂状,长径2~3 cm,黏膜边缘清楚。乙状结肠系膜均较短且肥厚。腹腔积臭味脓液及大量粪渣。清除腹腔脓液及粪渣,大量温生理盐水及甲硝唑(至少5 000 ml)冲洗腹腔及切口,置2~3根腹腔引流管。手术行穿孔修补1例,穿孔处肠切除12例,其中2例行Ⅰ期吻合,10例作近端结肠造瘘(其中7例死亡),3例行Ⅱ期吻合。
1.5 结果 7例于术后1~8 d死于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其发病至就诊时间均>24 h,且首诊时均已存在感染性休克表现。6例均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其中3例为Ⅱ期吻合,2例为Ⅰ期吻合,1例为单纯修补。
2 讨论
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又称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指正常肠管在无任何病变或外伤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破裂。该病临床少见,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相仿〔1〕。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主要考虑为缺血因素所致,但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因素也不容忽视,加之突然增高腹压等外界因素也是发生自发破裂的相关因素。Yamazaki等〔2〕首先根据乙状结肠自发破裂的好发部位提出Sudeck临界点的概念,认为乙状结肠的直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之间并无血管吻合,故乙状结肠和直肠交界处存在着生理性的缺血因素。在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的硬化及血管舒缩性减弱,可能进一步加重该处肠壁的缺血坏死,而致急性穿孔破裂。另外,笔者术中发现患者的乙状结肠系膜均较短且肥厚,在这种情况下,腹内压或肠管内压的增高会造成肠管的受力分布不均,致使成角处压力过高而使对系膜缘肠壁过度伸展变薄而穿孔。文献亦报道该病的好发部位为乙状结肠肠袢的对系膜缘〔3〕。Pomerants等〔4〕指出乙状结肠破裂的主要外因是慢性便秘和直肠脱垂,腹内压和肠压突然增高。特发性乙状结肠破裂的发生往往是在特殊的解剖因素、老年性退变及神经、血管病变的基础上,长期慢性肠内压增高(如便秘),使局部肠壁扩张、变薄,又由于特殊的成角水平位,在腹内压和肠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受力不均,缓冲对抗能力减弱,终使肠壁在Sudeck点等薄弱处破裂穿孔。
由于乙状结肠肠腔内细菌含量多,一旦穿孔破裂造成粪性腹膜炎,继而形成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故病死率高。13例中死亡7例,死亡率为54.6%,因此对本病的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但往往由于本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术前误诊率较高,文献报道本病术前确诊率<10%〔5〕。诊断的关键在于临床医生对本病的充分认识,老年严重腹膜炎的患者,其他原因不易解释时,应怀疑本病,特别是发病前有明确的腹内压增高因素。同时应注意老年患者对疼痛不敏感,表现不典型,尤在合并感染性休克时。急诊行腹穿尤为重要,可防止漏诊、误诊,早期行彩超及CT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
本病一旦确诊,需及早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就诊、早诊断、早手术和恰当的手术方式选择及术中、术后大剂量广普抗生素的应用。13例中死亡7例,均由于就诊时间晚,术前已存在严重的感染性休克,术后死于顽固性休克或休克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另外2例行Ⅰ期吻合,1例行单纯修补而未出现肠瘘等并发症顺利出院,其原因就在于早期就诊、早期手术,未出现感染性休克,腹腔污染轻。所选术式根据当时腹腔内感染情况及患者状态所决定;3例因发现早腹腔污染轻,行Ⅰ期吻合及单纯修补;剩余10例因患者均状态欠佳,行肠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待Ⅱ期吻合,其中因术后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7例,3例日后择期Ⅱ期吻合后出院。肠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存活的3例患者中,1例出现肠瘘外(对症治疗后肠瘘愈合),其他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上视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全身情况、裂口大小、局部血供、腹腔污染情况而定。常见的处理方式为:①单纯修补术:选择要慎重,适用于污染轻、穿孔小、无休克、发病至手术时间在4~8 h内者;②病变段肠管切除,Ⅰ期吻合:适用于污染轻、无休克;③穿孔肠管外置:仅适用于系膜长的患者;④病变段结肠切除,近端造瘘、Ⅱ期吻合,可预防遗漏其他病变。Serpell等〔5〕认为以病变肠段切除加近段结肠造瘘术最为安全。术中对结肠的充分减压,彻底的腹腔冲洗,有效的腹腔引流,可减少毒素的吸收和术后腹腔脓肿的形成,也是手术成功的另一关键。
该病与腹压突然增加有密切关系,避免大小便时的突然增加腹压及便秘的治疗有预防作用。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减弱、脆性增加,控制血压及血糖也是预防该病的另一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冯延昌,魏无明,刘志明,等.实用临床腹部外科少见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067.
2 Yamazaki T,Shirai Y.Ischemic colitis sarising in watershed areas of the colonic blood supply:a report of two cases〔J〕.Surg Today,1997;27:4602.
3 Tokunaga Y,Hata K,Nishitai R,et al.Spontaneous perforation of the rectum with possible stercoral etiology: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urg Today,1998;28:92739.
4 Pomerants RA,Mitchel KJB,Hines JR.Spontaneous perforaction of the colon and rectum:two cases repor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mphasizing management principles〔J〕.Contemp Surg,1990;37:2832.
5 Serpell JW,Nicholls RJ.Stercoral perforation of the colon〔J〕.Br J Surg,1990;77:1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