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7-19  浏览次数:484次

  作者:宋华宁,刘 宁 作者单位: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徐州

  【摘要】 目的 探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0 年12 月—2006年12月采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120 例的临床资料,并与传统手术组83例比较。结果 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少,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结论 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合理术式。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但传统手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10%。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对人体解剖结构干扰少、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方法[1]。我院2000年12月—2006年12月采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120 例(无张力组),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斜疝83例(传统手术组),随访1~ 8 年,现对此2种治疗方法作一比较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03例,男165例,女38例。年龄25~86岁。初发疝179例,复发疝24例。单侧斜疝185例,双侧斜疝18例。疝环直径<2.5 cm168例,疝环直径≥2.5 cm 35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无张力组120例,传统手术组83例。2组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无张力组采用美国巴德(Bard)公司提供的聚丙烯网片作为修补材料。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皮肤切口、腹股沟管的解剖、游离精索等同Bassini 修补方法,行疝囊横断高位结扎,用疝塞填堵内环并固定。充分分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修剪补片成长方形,保证覆盖分离范围,四角剪圆钝以便展平,于相当于内、外环处各剪一圆孔,以利于精索通过,将补片置入精索后方,充分展平,在剪开的补片边缘各缝1针,以不使精索绞窄为限,边缘间断缝合固定,避免补片翻转、折叠。然后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深筋膜和皮肤。术后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天,积极治疗引起腹压增加的基础疾病,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活动。传统手术组用传统的Bassini法、McVay法、Furguson法及Shouldice法进行疝修补。

  1.3 统计学处理 疼痛的测评和记录采用口诉评分法(VAS)[2]。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用±s表示,采用t检验。2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复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见表1。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复发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无张力组术后即可下床活动,传统手术组中位下床时间为3天(1~4天)。表1 无张力组与传统手术组疗效比较与传统手术组比较:*P<0.01

  3 讨 论

  自Bassini首创疝修补术以来,其总体疗效满意,但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总复发率在7%~12%[3]。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由Lichtenstein 在1989 年提出的[4],包括Lichtenstein 手术(补片修补手术)、Rutkow 手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Gilbert手术(三位一体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其中Rutkow 手术临床应用较多。这种修补是在疝环充填基础上以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用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此法可避免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的干扰,而且缝合无张力,与传统手术相比,其优点是:①手术适应证广泛,适用于各种初发与继发斜疝;②手术过程中组织分离少;③用人工材料填补了局部腹膜缺损,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特别是薄弱的腹横筋膜,符合腹股沟疝修补原则,而且在修补时可做到正常解剖层次的无张力对合,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的干扰;④术后无需长期卧床,术后2~3 h即可下地活动;⑤局部疼痛轻,术后复发率低。本研究发现补片无张力疝修补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天数少,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无张力疝修补术国内复发率为0~2.48%,较国际先进水平尚存有一定差距[5] ,本组复发率1.67%(2/120),与国内报道相符。为降低术后复发率,我们认为术中和术后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术中解剖层次应清晰,逐层分离,特别是对于复发疝,应尽量分离出原有解剖层次。②补片应充分展平,避免翻转、折叠,边缘缝合固定的第1针应缝于耻骨结节的腱膜组织上。补片于相当于内、外环处各剪一圆孔供精索通过,在剪开的补片边缘各缝1针,使补片贴近腹横筋膜,起到增加腹壁强度、重建内外环的作用,消除了产生腹股沟斜疝、直疝的根本原因,从而明显减少或彻底杜绝术后复发。补片覆盖腹股沟管的整个底部和使补片超过底部的周界而有充分的组织接触面是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成功的关键。③术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剥离,严格止血,防止血肿形成。手术创面的渗血和积渣可能降低补片的velcro-like 作用,导致与组织亲和反应减弱而使手术失败。④遗漏疝的寻找:术中要仔细查看直疝三角区域微小直疝或诸如腹横筋膜薄弱膨出等可能发生的疝前期病变,尤其是凹间韧带内侧区域,如有该类疝前期病变,应予结扎或折叠缝合。⑤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如是嵌顿性疝,局部渗出较多,应广泛冲洗,然后进行充分的引流,防止积液导致继发感染,术后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⑥积极治疗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尿潴留等,非急诊手术患者应控制好以上疾病后再行手术。 ⑦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术后可能出现出血、切口感染、阴囊积液、缺血性睾丸炎、尿潴留、血管栓塞等并发症,为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术前患者应练习床上排尿,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我们认为,无张力疝修补术除了适用于疝环较小的初发性腹股沟斜疝、直疝,还适用于疝环较大的,但腹横筋膜尚完整、无明显薄弱的初发性或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或直疝,即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只要无肠坏死,急诊手术亦同样适合。但对于嵌顿性疝有肠坏死或局部水肿明显者不宜采用此手术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合理术式。

  【参考文献】

  [1] 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的现状及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1):1-3.

  [2] 周建平,李铁钢,范丹凤. Prolene 网片在成人腹股沟疝前路修补中的应用[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8):499-500.

  [3] 吴肇汉. 无张力疝修补术——疝修补手术的新趋势[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5.

  [4] Lichtenstein IL, Shulman AG, Amid PK,et al. The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 [J].Am J Surg,1989,157(2):188-193.

  [5] 唐健雄.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若干问题探讨[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6):419-420.

生研界微信
生研界移动端
生研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