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卵巢癌术后合并脾脏及盆腔转移癌1例
发表时间:2010-04-29 浏览次数:498次
作者:索文军
【关键词】 双侧卵巢癌
患者女,53岁,于2001年4月19日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术后予规律化疗。2004年2月3日因左侧腹痛5d入院。腹部CT发现脾脏内可见5.6×5.9的低密度肿块,CT值28~44Hu,膀胱直肠间可见2.9×2.6的类圆形肿块,CT值43~68Hu,CT诊断为脾脏及盆腔占位性病变。腹部B超发现脾脏内有一5.4×5.1×5.0大小的囊实相间的肿物。胸片双肺无异常。剖腹探查术发现脾脏上极可见一约6.0×5.0×5.0大小的实性肿物,突出脾脏被膜;另于盆腔膀胱直肠隐窝阴道残端顶部发现一约4.0×3.0×3.0 大小的肿物,手术切除脾脏及盆腔肿物,病理诊断为脾脏及盆腔转移性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术后5次化疗(顺铂+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检查腹、盆腔未见复发性肿物及腹水,仍在随访中。
讨论
除了霍奇金病及NHL外,很少能见到脾脏的转移瘤。脾动脉从腹主动脉分支呈锐角、脾输入淋巴管少、脾的节律性收缩以及脾的抗肿瘤免疫活性,均不利于癌细胞进入脾内和在脾内滞留、生长;脾脏转移癌临床上少见,国内文献1949~2000年仅见38例报道。脾脏转移癌可来源于人体的多种器官,包括结肠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肺癌和乳腺癌,多以血行转移而致,但淋巴道转移途径也不可忽视,亦可经邻近脏器的癌组织直接浸润。对于有原发癌病史者,一旦出现持续或反复的左上腹部疼痛伴脾肿大,应考虑到脾脏转移癌,而腹部BUS、CT、MRI等影像学检查则是常用的诊断手段。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项极有诊断价值的检查,但有穿刺部位出血及播散肿瘤细胞的可能,一般应慎用。由于脾脏特殊的免疫功能,脾脏转移癌的形成提示病程多数属于恶性肿瘤的晚期,预后较差,应采取综合手段进行治疗。脾脏切除是治疗脾脏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具体病例的治疗要视原发灶情况、身体一般情况及脾外有无全身多处转移等综合考虑。
河北省峰峰集团总医院外二科(河北邯郸 0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