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普通外科学》

舒适胃镜下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0-04-23  浏览次数:646次

  作者:颜新林,谭英斌,高罗群 作者单位: 215332 江苏昆山,昆山花桥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舒适胃镜下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1283例胃镜患者中,食管息肉5例,胃息肉53例,十二指肠息肉6例;息肉直径均<2cm,在舒适胃镜下一次性切除。结果 舒适胃镜无任何痛苦,且迅速、手术创伤小、费用低。结论 胃息肉在未发生癌变前主张采取舒适胃镜下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术治疗。

  【关键词】 舒适胃镜;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

  胃肠道息肉是指所有向胃肠道腔内隆起的病变。按所在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和结直肠息肉;按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胃肠道息肉实际上是以结直肠息肉为主要发病部位,胃次之,胃息肉好发于胃窦部(57%)。胃息肉中75%~90%为增生性胃息肉,其次为腺瘤性息肉,因这两种息肉均有恶变倾向或与胃癌并存而倍受重视,尤其是胃腺瘤性息肉被公认为胃癌前期病变。因此在其癌变前将其切除是重要的预防措施。2003年3月1日~2006年5月31日期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1283例患者中,筛选出上消化道息肉共64例,均在舒适胃镜下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的64例患者中,男22例,女42例,男女之比为1∶1.91,年龄25~86岁,平均54岁,胃镜下息肉直径<1cm共56例,1.0~2.0cm共8例。食管5例(7.8%),胃部贲门3例(4.7%),胃底6例(9.4%),胃体11例(17.2%),胃角4例(6.3%),胃窦29例(45.3%),十二指肠6例(9.3%),形态呈球形、半球形、乳头状或分叶状等。山田Ⅰ型15例,Ⅱ型38例,Ⅲ~Ⅳ型1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反酸等,病程1个月~10年不等。检查前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均在正常和允许接受检查的范围内。

  1.2 操作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在舒适胃镜下行高频电凝息肉一次性切除术。方法为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ml约10min后,由专职麻醉医师施行麻醉,准备好心肺复苏设备,常规胃镜检查及麻醉前的准备,建立静脉通道,鼻导管给氧,安放监护装置,嘱患者咬好口垫,然后以丙泊酚2.5mg/kg作为诱导剂量,20~50s内静脉推注,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推药,并开始进镜。在胃镜下找到病灶,在病灶顶部予高频电凝电切器(高频电凝电切圈套器)钳夹(套住)部分息肉组织,用高频混合电流将息肉切除,随即观察切割创面有无出血,对2例有少许渗血的局部予“孟氏液(即碱式硫酸铁溶液)”喷洒止血。用异物钳取出切下组织送病理检查。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反应情况,按0.3~0.5mg/kg适当分次追加用药量。麻醉师在检查前、中、后分别用多功能监护仪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患者在检查前、中、后的反应(恶心、呛咳、窒息、心律失常、躁动、咽喉不适、腹痛、头晕、乏力)、操作时间、用药量、检查是否成功和并发症。术后予观察24h。

  2 结果

  64例患者均在舒适胃镜下高频电凝息肉一次性顺利切除,仅4例有呛咳不适,用手掌轻拍患者背部后渐停止,术后无不适反应。术后随访1个月~1年未见复发,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

  3 讨论

  以往由于胃镜多在咽喉部表面麻醉下进行,患者常有咽喉部不适、呛咳、恶心、呕吐等痛苦感,有些患者由于反应强烈而造成消化道和咽喉黏膜的擦伤、出血。因此,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及惧怕检查。更不愿接受再次检查。近几年来,随着新型麻醉剂――丙泊酚在胃镜检查方面的广泛运用,患者不再有任何心理恐惧。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同时避免了过去需要住院剖腹手术的痛苦,给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且具有治疗迅速、手术创伤小,病人无痛苦,术后无并发症等多项优点,能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对于胃肠道息肉在未发生癌变前,我们认为采取舒适胃镜下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治疗可作为首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钱春花.胃镜下高频电凝息肉切除信的临床应用.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5):620.

  2 高枫,张森.胃肠道息肉的研究进展.中国胃肠外科杂志,2000,3:68-71.

  3 杜植三,阮亚中,陈文习.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3(9):79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