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治疗65例
发表时间:2009-07-13 浏览次数:932次
作者:尹晖明,韩洁,张钦增,刘海
单位: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普外科 (山东 枣庄 277011)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
1 资料和方法
结肠癌急性梗阻65例,均急症收入院,术中探查肿瘤能够切除。男37例,女28例,31~75岁。肿瘤部位:结肠脾曲11例(16.9%),降结肠38例(58.5%),乙状结肠16例(24.6%)。出现梗阻到就诊时间4~53h,平均21.5h。
术前30min开始静滴菌必治并术中维持。术中探明肿块部位,于肿块上方约5 cm处切断肠管,将近端肠管套入2.5cm左右的消毒洗衣机排水管,另一端套入大塑料袋提出腹腔。由上段小肠向结肠依次用手挤推,直至肠腔内积液积粪基本排尽。经阑尾插F14气囊尿管行结肠灌洗,灌洗液为含5Fu的生理盐水,当肠腔排出液清亮,无粪渣,观察肠管瘪陷、血运恢复正常后,应用含庆大霉素32万U的0.2%甲硝唑溶液500ml保留灌注约10min。放尽保留液,切除阑尾,常规切除左半结肠,一期应用吻合器行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残端用闭合器闭合,外加浆肌层内翻缝合。用F18剪有多个侧孔的乳胶腹腔引流管通过肛门插入肠腔一直通过吻合口上5cm,用以术后肠减压及引流出肠腔内容物。关腹前大量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干净后,用40℃左右蒸馏水加5Fu浸泡腹腔,在吻合口旁及盆腔置硅胶双套管引流,但不可与吻合肠壁直接接触。腹膜外减张缝合,脂肪层厚者及切口被污染明显者,皮下均放置乳胶半管引流。
2 结 果
本组65例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其中7例(10.8%)切口感染,脂肪液化3例(4.6%),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10例(15.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1.5%),心功能不全2例(3.1%)。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1.5%),其余64例痊愈出院。
3 讨 论
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左半结肠梗阻多见,传统治疗方法是Ⅰ期切除肿瘤,近侧结肠造口。近年来报告过术中彻底结肠灌洗后一期切除吻合。我院采用术中结肠灌洗、吻合器吻合法、肠腔内置管减压Ⅰ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65例,64例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1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均治愈出院。我们体会:(1)术前准备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明确诊断后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12h内应实行手术治疗。(2)严格遵照一期切除吻合的适应证。(3)结肠灌洗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灌洗一般需生理盐水约10000ml左右才能达到肠腔排出液清亮无粪渣。同时在灌洗过程中应用抗生素和5Fu以尽可能减少肠道内细菌和肿瘤细胞。灌洗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无菌和无瘤原则进行。(4)应用吻合器吻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吻合端肠壁脂肪和脂肪垂的清除以1~1.5cm为宜,最多不超过2cm。吻合前一定要看到吻合处结肠系膜边缘动脉有明显的搏动,切端有动脉性出血,吻合完后挤压远近端肠管吻合口无漏气。吻合口血运正常、通畅、无张力、无扭转、无漏。(5)结肠内放置导管,有效地引流肠道杂物和气液,促进吻合口愈合,预防吻合口瘘。(6)术前、术中、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术中保护切口防止污染,采用腹膜外减张缝合,脂肪层厚者皮下放置引流。(7)吻合口旁及盆腔置硅胶双套管引流不可与吻合部位直接接触,引流管保留12~14d左右。(8)术后积极营养支持治疗,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延迟进食时间应用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