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通气道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6-11 浏览次数:1087次
咽通气道下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插入鼻咽通气道并让患者保留自主呼吸的一种通气方式。此研究将其用于无痛人流手术,与传统的单纯鼻导管通气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对提高麻醉安全性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同一手术医生完成的无痛人流手术患者80例,ASA1~2级,手术时间为8~15min,年龄18~43岁,体重为39~75kg,孕周为7~12周,孕次为1~5次,52例为未产妇,28例为已产妇。所有患者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无口腔、鼻咽部结构异常,无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A组)采用鼻咽通气道供氧,对照组(B组)采用单纯普通鼻导管通气。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常规禁食、禁饮大于等于8h,所有患者未用术前药。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连接心电监护、BIS监测。所有患者给予鼻导管吸纯氧3min以上,并且手术区消毒铺巾完成后开始麻醉,均以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2.5mg/kg缓慢静脉滴注诱导。麻醉成功后观察组由麻醉医师经一侧鼻孔置入合适型号的鼻咽通气道(采用新乡驼人公司生产的鼻咽通气道,成人常用型ID6.0~7.5mm,置入前利多卡因胶浆充分润滑),妥善固定。术中所有患者持续鼻导管吸纯氧,流量5L/min;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维持BIS值50~70。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成功后即开始手术,术毕停用所有全身麻醉药物,待唤之睁眼后拔出鼻咽通气道。
1.3观测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1min(T1)、麻醉后5min(T2)、手术结束(T3)、手术结束后5min(T4)及患者苏醒(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记录两组患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术中上呼吸道梗阻、体动反应及术后鼻咽部不适)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连续变量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周、孕次、手术时间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麻醉及手术经过顺利,无麻醉意外发生。
2.2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1时刻MAP、HR都有下降,两组下降的程度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手术开始,患者的应激使心率、血压上升至接近诱导前基础值,T2、T3、T4、T5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都能保持稳定,且变化趋势一致,各时刻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麻醉后均出现一过性的呼吸抑制,T1两组SpO2仍为100%,两组PETCO2因呼吸一过性抑制均未能测出,随着手术开始的刺激,两者呼吸恢复;T2时刻对照组的SpO2明显下降,PETCO2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刻两组SpO2恢复,几乎为100%,但两组PETCO2继续升高,对照组升高尤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4、T5时刻两组SpO2、PETCO2基本恢复到基础值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两组患者术中都未出现明显的体动反应: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相当。对照组有16例患者术中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现象,需要抬下颌开放气道,且有3例患者上呼吸道梗阻严重需置入喉罩维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组气道几乎通畅,只有2例肥胖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梗阻且症状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少部分患者诉鼻咽部轻微不适,但对照组有3例患者因为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症状严重给予置入喉罩,术后诉咽部不适,两组总体比较口鼻咽部不适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无痛人流因具有痛苦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目前在临床得到广泛开展[1]。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苏醒迅速、完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采用丙泊酚为主的非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是门诊短小手术麻醉的最佳选择。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已被临床公认。丙泊酚主要起镇静催眠作用,能减轻手术安全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但其镇痛作用轻微,对于疼痛耐受性差的患者,单独使用效果不够完善,可引起患者肢体扭动,影响手术操作,增加手术并发症,甚至可引起人流综合征的发生[2]。芬太尼是镇痛作用最强的阿片类药物,与丙泊酚合用可明显增强麻醉效能,使术中麻醉效果更为完善[3]。丙泊酚、芬太尼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呼吸抑制作用,两药合用后呼吸抑制较为明显,本研究中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都出现了一过性的呼吸抑制。呼吸抑制时间虽然短暂且能自行恢复,但呼吸抑制有可能发生具有危险性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在麻醉状态下,患者对缺O2及CO2蓄积缺少应有的反应,危险有时不为麻醉医师所辨知,往往可以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4]。可见,在未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做好呼吸功能的监测及呼吸通道的通畅的保障工作是麻醉管理的重点。鼻咽通气道是一种从鼻腔插入到鼻咽部的非气管通气导管,主要用于患者麻醉恢复期气道管理,有研究证实鼻咽通气道应用于全身麻醉恢复期可以安全、有效地解决上呼吸道梗阻问题[5]。
本研究将其用于无痛人流术中气道的管理,研究发现观察组无患者发生打鼾、三凹征等上呼吸道梗阻的表现,低氧血症及高二氧化碳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可以维持上呼吸道通畅,降低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期间的风险。放置鼻咽通气道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器械,其材质柔软,对黏膜无损伤,辅以利多卡因胶浆润滑后,患者易于耐受,术后患者几无明显不适[6]。
4参考文献
[1]胡献玉.500例无痛人流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68.
[2]韩丰阳.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6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学,2013,6(15):118.
[3]王明玲,滕莉,帅训军,等.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阿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3):249.
[4]包全堂.非气管插管麻醉患者的PETCO2监测[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9(16):472.
[5]陈少雄,陈彦青,戴双波.鼻咽通气道在肥胖早孕者行无痛人工流产中维持气道的作用[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0,6(2):112.
[6]肖新红,赖爱华,黄小梅.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术后鼻咽通气道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56.
[7]邹光辉,超导可视无痛人流产术80例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