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耳鼻咽喉科学》

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4-03-05  浏览次数:957次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鼻腔鼻窦内的良性肿瘤,约占鼻腔肿瘤的0.5%~4.0%[1]。笔者就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下联合柯-陆手术及传统的鼻外入路手术三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分析,探究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对NIP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4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66例,其中男47例,女19例,年龄为34~76岁。经CT检查为单侧病变,累及鼻腔、筛窦9例;鼻腔、上颌窦8例;鼻腔、上颌窦、筛窦40例;鼻腔、额窦6例;鼻腔、上颌窦、筛窦、蝶窦3例。

1.2手术方法:在66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并根据病变范围31例选择鼻内镜手术,17例选择鼻内镜下联合柯-陆手术,18例选择联合鼻外入路手术。手术后三组患者均服用黏液促排剂,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对症处理。

1.3观察评价标准:按照Krouse分类法分类分为四级:Ⅰ级:NIP局限于鼻腔内;Ⅱ级:NIP局限于筛窦,上颌窦内侧或内侧壁上部;Ⅲ级:NIP累及上颌窦外侧或下部,蝶窦、额窦;Ⅳ级:NIP超出鼻腔鼻窦外结构或恶变[2]。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随访三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随访6个月~4.5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三种方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外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大于其余两组(P<0.05);鼻内镜组与联合柯-陆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三组患者随访后肿瘤复发情况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根据Krouse分级越高术后复发率越高,详见表2。

3讨论

NIP是多起源于鼻腔外侧壁的常见上皮源性肿瘤,虽然NIP属于良性肿瘤,但它具有易恶变、易转移、易扩大等特点,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手术彻底切除。而手术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上颌窦的受累程度[3]。根据国内外对于NIP的治疗方法由不同的报道,结合本次研究发现,采用鼻外入路手术切除肿瘤,虽然手术视野比较清晰,但容易在患者面部遗留疤痕,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大,患者住院时间较长。而鼻内镜手术或者鼻内镜下联合柯-陆手术相对于传统外入方法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也可以降低对正常鼻腔鼻窦结构和组织的损害,术中出血少,面部不遗留瘢痕,术后并发症少,能较早回复出院,并且在镜下也可较好地分辨肿瘤范围。但鼻内镜下手术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如鼻内镜手术中遇见较复杂的病变可能会有视觉和操作的盲区,特别是病变累及到额窦的外侧及上颌窦的前壁、前下壁,彻底切除比较困难。而鼻内镜手术和柯-陆手术联合使用,可以较好的达到到彻底清除的目的。而在此次研究中也发现手术方法的不同并不是NIP复发的主要因素,而是肿瘤的病理分级以及病变范围。另外在术中发现肿瘤发源部位往往有骨质增生、粗糙,以电钻磨平。如鼻内镜比较适用于肿瘤累及范围较小时,病变局限于鼻腔、蝶窦、筛窦以及上颌窦外侧壁的患者;单侧鼻窦全部受累,上颌窦全部或大部分受累时采用鼻外入路手术切除更为彻底;鼻内镜联合柯一陆进路手术应考虑病变累及范围及对面部瘢痕的要求,如上颌窦仅内侧壁受累或大部分受累但美容要求高的患者。综上所述,NIP的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Krouse分级选择,尽可能做到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减小损伤,恢复快,并达到根治的目的,鼻内镜应为首选手术方式。

4参考文献

[1]申月玲,赵晓峰,马瑞霞.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38.

[2]周宁,汪银凤,孙敬武,等.不同术式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17(10):537.

[3]古庆家,何丕,邹胜琴,等.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术式的选择与疗效[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0,(6):42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