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鼻出血98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5-03  浏览次数:773次

  作者:吕杰1,栾险峰2,雍其川1,刘虎梅1   作者单位:青海西宁,解放军陆军四医院五官科 2 810007 青海西宁,解放军第536医院五官科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鼻出血的方法。方法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寻找到鼻内出血点后,应用美国杰西EIC7070等离子刀头对出血点进行处理。结果本组98例鼻出血患者均一次成功治愈,术中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鼻内镜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鼻出血;鼻内镜;低温等离子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耳鼻喉科的急症之一。以往多采用鼻镜下填塞治疗,盲目性大,止血效果差,而且往往需行多次反复填塞,患者痛苦大。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开展,2009—2011年以来笔者采用鼻内镜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治疗鼻出血9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鼻出血患者中,男67例,女31例,年龄21~82岁,其中初次出血73例,其余2例不同程度地在外院或者自行填塞1~4次。98例患者中,3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本组患者不包括伴有鼻-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所致的出血者,也不包括外伤和手术出血及Little's区出血的患者。本组患者是指在鼻镜下不能发现出血部位,或者经传统鼻腔填塞不能止血,经前鼻孔填塞后止血,抽出填塞物后再发出血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常规仰卧,头稍高位,1%丁卡因10ml,按1:100000比例加入1‰肾上腺素溶液,对出血部位的鼻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2次,在30°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根据98例病例分析,发现鼻出血点分别在以下几个部位较常见,鼻中隔前端、鼻中隔中部、嗅裂部、下鼻道、中鼻道、下鼻甲附着部和后鼻孔等,且均为动脉出血。开启等离子主机后,应用美国杰西EIC7070等离子刀头,对于乳头状血管瘤型出血,笔者用切割电极对带蒂较小的血管瘤直接切除;广基型或较大的血管瘤,先对瘤体作点状热凝,然后用切割电极切除肿瘤,最后对基底部进行热凝处理,防止出血和复发。对于血管扩张型出血,我们对于创面进行热凝处理。术后创面贴附我科自行研制的“鼻衄停”[1],不需行鼻腔填塞,术后酌情给予抗炎以及止血药物对症治疗。

  2 结果

  本组98例鼻出血患者均一次成功治愈,术中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无复发。

  3 讨论

  鼻腔出血特别是前鼻镜不能看到的成人反复的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急诊的难点之一。过去一直采用油纱条填塞甚至加后鼻孔填塞,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本院采用鼻内镜下准确定位出血点,并用低温等离子进行有效止血的方法后,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该方法的优点是鼻内镜能准确定位鼻出血点,尤其可以发现下鼻道顶部出血、嗅裂处出血、后鼻孔上缘出血等的动脉出血。鼻出血诊治关键在于寻找到出血点才能有效地彻底止血,故准确的定位非常重要,采用鼻内镜定位具有以下优势:(1)能够清晰地窥清病变组织范围,视野清楚;(2)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3)手术无需填塞鼻腔,患者痛苦少,且并发症少。生物等离子技术的原理是采用微创导入(鼻内镜)方法,低温下(40℃~70℃)在组织内诱导产生组织间等离子电流,瞬间产生生物分子等离子生物组织变性效应,达到止血的临床治疗目的,并确保不损伤周围组织活性,且在血液、生理盐水中可稳定发射,止血效果好。因此,笔者认为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技术治疗鼻出血较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于万海,成晓棉,吕杰,等.鼻衄停在鼻出血治疗中的作用观察.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15):1659-166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