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26例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4-13 浏览次数:591次
作者:丁涤非 胡凯 王成伟 李明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23医院肿瘤科,安徽蚌埠233015
【摘 要】 目的 探讨晚期鼻咽癌放疗后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 52例Ⅲ、Ⅳ期鼻咽癌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先给予原发灶常规放疗70Gy/7W,颈部淋巴结无转移预防照射50Gy,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照射70Gy/7W,如果有颅底破坏加颅底小野补量10~15Gy。观察组放疗后2周依据不同病理类型采用5-Fu+DDP、CTX+ADM+DDP或加VM-26化疗,3~4周1疗程,共4~6疗程。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88%;65%、49%;53%、38.5%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小于0.05)。 结论 放疗后辅助化疗是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疗效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晚期鼻咽癌;放射疗法;化学疗法
鼻咽癌由于解剖学及临床病理学的特点,放射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法。75%鼻咽癌病人就诊时已属Ⅲ期或Ⅳ期,易出现淋巴或血道转移,我科1996~1998年对26例Ⅲ期,Ⅳ期病理为低分化鳞癌或未分化癌的鼻咽癌病人,采用放疗后辅助化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男38例,女14例,年龄36~72岁,病理为未分化癌20例,低分化鳞癌32例,根据1992年全国鼻咽癌福州会议分期标准Ⅲ期40例,Ⅳa 期1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放疗方式相同,用6mVX,原发癌肿瘤量70Gy,颈部无转移淋巴结预防剂量50Gy,共25次,疗程5周,有转移淋巴结组织量70Gy。有颅底破坏,加照颅底小野,总剂量60Gy。观察组放疗结束2周后化疗:鳞癌用5-Fu0.75/m 2 第1天静脉滴注,DDP20mg第1~5天静脉滴注。未分化癌用CTX0.6/m2 第1天静脉滴注,DDP20mg第1~5天静脉滴注,如果有颅底破坏用VM-26100mg/m 2 第1~3d静脉滴注,间隔3~4周重复1次,共4~6个周期。
2 结果
全部病例至少随访5年,根据Kaplan~meier法统计。 2.1 生存率 1年生存率:观察组90%,对照组88%(P≤0.05);3年生存率:观察组65%,对照组49%(P<0.05);5年生存率:观察组53%,对照组38.5%(P<0.05)。20例死亡,其中骨转移10例,肺转移6例,局部复发4例。
2.2 转移淋巴结消退情况 两组患者N 1 ~N 2 期放疗结束时转移淋巴完全消退,观察组中有5例N 3 期有残留,加用化疗后3个月内均完全消退。研究方向:肿瘤放疗综合治疗。
3 讨论
鼻咽癌部位深,周围有重要神经和血管,病理又多属中、低分化鳞癌及未分化癌,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高,但对放射线较敏感。原发灶和颈部转移灶又同时可完整地包括在照射野内,故放疗是目前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国内千例以上的疗效报告,鼻咽癌5年生存率约40%左右[1] 。在死亡患者中,半数或半数以上患者有骨、肝、肺等转移,有些患者可能在放疗开始或放疗即有转移发生。因此理论上以化疗预防和治疗远处转移,应该是提高鼻咽癌疗效的重要手段。国内有报告认为[2] 晚期患者中加用化疗能减少远地转移的发生及延后转移出现的时间,对提高生存率有明显作用。Choo和Tannock[3] 也指出化疗可使小部分远地转移患者长期无病生存。本文观察组采用鼻咽癌对化疗相对敏感药物如CTX、5-Fu、ADM及DDP,如颅底破坏加用Vm-26,Vm-26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Ⅱ脂溶性强,在脑原发肿瘤和脑转移瘤中可测得较高浓度[4] 。每隔3~4周化疗1次,连用4~6周期,病人一般都能耐受。目前鼻咽癌放疗后加用化疗能否比单用放序提高疗效及延长生存期尚有分歧意见,本观察组病例只有26例,需进一步增加病例观察才能作出更确切的结论。
【 参 考 文 献 】
[1] 殷蔚伯,谷铣之,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69.
[2] 文 浩,朗锦义,杨家林,等.超分割放疗同期化疗治疗Ⅲ和Ⅳ期鼻咽癌前瞻性研究[J].2002,11(2)73-76.
[3] Choo R.Tannoc RI.Chemotherapy for recurent or metastatic carcinoma of the nasopharynx:a review of the 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experience[J].Cancer.1991,68:2130.
[4] 周际昌,主编.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