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145例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30  浏览次数:586次

  洪元庚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海 536000

  【关键词】 复发性鼻息肉;鼻内镜;内窥镜手术

  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具有复发率高并呈逐渐加重的特点,致使患者出现持续性鼻塞、嗅觉丧失、睡眠打鼾,甚至会并发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对患者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院从2005年开始采取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145例,其中男88例,女57例,平均年龄(38.4±8.6)岁,病程3~42年。患者均有反复鼻塞、流脓涕或伴有头痛等症状。其中接受鼻息肉手术3次以上的38例,2次的46例,1次手术的61例。

  2.方法

  (1)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行鼻内镜检查,了解患者鼻腔结构及鼻息肉的生长范围、息肉占位情况。观察患者鼻塞、头痛、鼻腔分泌物、嗅觉的改变等临床症状,内镜观察术腔上皮化情况和是否有病变组织存在。配合激素治疗3~4天。术前30 min常规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安定 10 mg。

  (2)手术操作

  患者平卧位,在鼻内镜直视下,给予2%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5 ml加0.1%肾上腺素作鼻甲后端及蝶腭孔周围黏膜浸润麻醉。常规鼻内镜手术,查见患者鼻甲黏膜充血肿胀,鼻腔有脓性分泌物、荔枝肉样肿物,切除鼻窦内息肉后,充分开放窦口,使其能通畅引流。如并发鼻中隔偏曲时,可同时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毕,清理鼻腔及窦腔积血及分泌物,鼻腔内填塞入红霉素纱条,送患者回病房休息。

  (3)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药物静滴,口服地塞米松片10 mg,每天3次,连服7 d。术后48 h取出所填入的纱条,给予1%麻黄素收敛鼻腔黏膜,如有鼻腔鼻窦分泌物要及时清除。观察患者鼻塞、头痛、鼻腔分泌物、嗅觉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3.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1997年海口标准[1]。制定手术疗效判断标准:症状完全改善,鼻腔无息肉复发现象为治愈;症状改善50%以上,鼻腔无息肉复发现象为显效;症状无改善或鼻腔内出现息肉复发为无效。治愈+显效合计为总有效。

  结果

  本组145例患者鼻内镜手术切除后全部康复出院,出院1个月内每2~3周门诊随访1次。出院3个月后,每个月门诊随访1次,6个月后2~3个月门诊随访1次。术后12个月后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治愈132例,显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6%(143/145)。讨 论 慢性鼻息肉常会导致外鼻和鼻腔结构畸形,其典型特征为“蛙鼻”。由于其复发率高,常使患者不得不反复手术切除,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随着鼻内镜微创手术的迅速崛起,给鼻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局面。多数学者认为,由于鼻内镜具有手术视野清晰、痛苦少、疗效高的优点,不仅可以将鼻息肉彻底干净摘除,无任何残留,而且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不易复发,并尽可能地保留窦内黏膜,恢复鼻窦黏膜的纤毛清除功能,重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通气和引流功能,建立良好的鼻腔通气[2]。因此鼻内镜非常适合治疗复发性鼻息肉。但由于复发性鼻息肉呈一个慢性炎症的发展过程,而鼻内镜下鼻息肉手术仅仅是治疗鼻息肉的一个环节,单纯依靠手术而不注重术后处理,不能获得可靠疗效[3]。所以术后处理对于鼻内镜鼻息肉手术后的整体疗效极为重要[4]。本组患者术后均采取抑菌消炎、增强免疫和抗过敏等治疗措施,并注意鼻腔的清洁护理,促使术区创面迅速愈合,减少了出血及渗出,有效地控制了术后鼻腔粘连、囊泡增生、黏膜水肿变性等一系列鼻内镜术后并发症和鼻息肉病的复发率。本组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的治愈率为91.0%,总有效率为98.6%,疗效满意。因此,笔者认为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复发率低,疗效确切,患者乐于接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

  [2]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9-208.

  [3]刘 婷.50例经鼻内镜鼻窦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8):93-95.

  [4]曾全波,尹文华,曾旭东,等.内镜鼻窦手术的术后处理体会[J].临床耳鼻喉科学杂志,2006,20(11):516-51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