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50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2-03-30  浏览次数:604次

  郭丹1, 娄卫华1, 杨建伟2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河南郑州   450052 ; 2.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河南郑州   450008)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外科技术在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中的价值。方法: 对5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 ,彻底清除病灶 ,充分开放引流 ,术后一般不用抗真菌药 ,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50例患者 ,随访1~5年除1例复发外 ,其余全部治愈 ,无复发。结论: 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创伤小 ,不损害鼻腔正常生理功能 ,便于术后复查与随访 ,治愈率高 ,复发率低 ,是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鼻内镜; 真菌性鼻鼻窦炎; 手术; 治疗

  Abstract : Objective : To study the value of endoscopic surgical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gal rhinosinusitis. Methods : Under endoscopy lesion eliminating and drainage were performed in 50 cases of fungal rhinosinusitis and no mycostats were used following operation. Clinical results were analysed and followed up. Results : There were no recurrence except one during 1 to five years follow up. Conclusion : Using endoscopic surgery to treat fungal rhinosinusitis has minimum injury , no damage of the normal functions of nasal cavities , high rate of cure and low rate of recurrence. It is easy to follow 2up. So endoscopic surgery is a good method to treat fungal rhinosinusitis.

  Keywords : endoscopy ; fungal rhinosinusitis ; surgical treatment

  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长期不合理应用 ,容易导致鼻鼻窦炎真菌性感染的发生。据报道 ,上颌窦真菌病已占上颌窦感染性疾病的 15. 8 %。对于鼻窦真菌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柯一陆氏手术。如今 ,鼻内镜技术日臻成熟并不断发展 ,为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方法。我院自1998 年以来 ,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50例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1  临床资料   50例中 ,男18例 ,女32例 ,年龄为24~70岁 ,病程1个月~15年;全部病例均单侧发病。主诉单纯鼻塞4例 ,单纯头痛8例 ,单纯涕痰中带血10例 ,单纯鼻腔有异味5例 ,鼻塞伴头面部痛、流涕或涕血23例。前鼻镜检查:中鼻道息肉或肉芽肿样物7例 ,鼻腔有干酪样物 5 例 ,中鼻道狭窄 5 例 ,鼻腔外侧壁内移6例 ,鼻中隔向患侧偏曲6例。影像学检查:术前均行鼻窦 CT检查 ,病变仅限于上颌窦者36例 ,累及前组筛窦 10 例 ,后组筛窦 2 例 , 有2例病变限于蝶窦 ,未发现累及额窦者。上颌窦内密度增高阴影深浅不均 ,呈团块状 ,内含钙化斑块。10例上颌窦内侧壁不同程度地向鼻腔膨出 ,骨质吸收破坏7例。病理学检查:术后均送病理检查 ,报告真菌感染阳性者42例 ,其中曲霉菌27例 ,念珠菌8例 ,桔青霉菌3例 ,链格孢子菌2例 ,放线菌1例 ,毛霉菌1例。

  1. 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进行 ,根据病变的范围及所累及的鼻窦的不同 ,分别采用Messinklinger或 Wigand 术式 ,鼻内镜下充分开放病变鼻窦 ,彻底清除病变 ,上颌窦病变一般从自然口入路清除 ,只有3例联合采用下鼻道开窗 ,1 例联合尖牙窝进路清除病变 ,术中采用 1 %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术腔。术后处理按鼻内镜后常规方法进行 ,局部和全身未用抗真菌药。

  2  结果

  50例患者 ,随访 1~5 年 ,1 例因上颌窦自然口炎性增生闭锁 ,病变复发 ,其余患者全部痊愈。无并发症发生。

  3  结论

  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1,可作为腐生物长期存在于鼻腔而不引起症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其它原因导致引流通道狭窄或闭塞时 ,可引发鼻窦炎。乏氧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真菌的大量滋生 ,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与解剖变异是导致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重要因素。鼻窦 CT扫描检查有助于对鼻腔鼻窦解剖异常获取充分的了解。真菌感染的 CT 表现有特征性改变2,病变窦腔密度增高 ,且其中央区域有斑块或沙粒状等形态不一的钙化斑、网格状阴影以及密度增高区内的小含气腔 ,并可有骨壁区反应性增厚或非侵入性破坏等 ,故 CT评估对鼻鼻窦真菌病的诊断甚为重要 ,同时也是设计手术程序的重要参考依据。真菌性鼻鼻窦炎可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3。本组患者均为非侵袭性 ,一般多局限于一个窦腔 ,各个鼻窦均可受累 ,以上颌窦最多见 ,这与该窦腔内常有分泌物潴留 ,内壁及开口处具有黏膜皱褶隐窝 ,有利于真菌生长、定居有关。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关键是清除病灶及解除引流通道的狭窄或闭锁 ,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一般不用抗真菌药。柯一陆氏手术取鼻内或鼻外进路的筛窦、蝶窦手术及鼻内镜鼻窦手术均可用于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用传统手术方法处理上颌窦、筛窦及蝶窦病变虽然便捷 ,但有两个不足:一是损伤较大 ,二是对鼻窦引流口的处理不够满意。而鼻内镜手术可以减少侵袭性操作 ,创伤小 ,又能较好地解决鼻鼻窦真菌患者的鼻腔鼻窦引流问题 ,建立良好的通气引流通道 ,清除真菌赖以生存的微环境 ,从而避免或降低其复发率 ,可以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 ,是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秀敏,王敏新,刘铭. 100 例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原分析J . 耳鼻喉科一头颈外科杂志,2000 ,15(1) :921.

  2  俞肖一,朱杰敏,崔金才,等.霉菌性副 CT表现和病理分析J . 医学影象杂志,1999 ,9(1) :4-6.

  3  李永奇综述.真菌性鼻窦炎的诊疗进展J . 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学分册,2003 ,27(3) :162216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