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耳鼻咽喉科学》

MUC蛋白在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形成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1-11-25  浏览次数:555次

  作者:赵海亮,刘佳,严丽英,张艳红  作者单位: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广东 深圳

  【摘要】目的:建立细菌及其产生的内毒素诱导大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并探讨中耳黏膜中分泌型黏蛋白的表达,及其对中耳积液产生和发展造成的影响。方法:2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10只);实验组建立灭活的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在不同时间段以鲎实验法检测中耳积液中的内毒素,ELISA法检测中耳积液中的黏蛋白。对取材黏膜常规染色和APPAS染色,观察黏液腺、杯状细胞。结果:实验组中鼓室上皮黏膜内毒素含量平均值是对照组鼓室上皮黏膜中含量的2.1倍,其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ELISA法检测中耳积液中的黏蛋白,实验组鼓室上皮黏膜中平均值是对照组中平均值的4.2倍,其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细菌的分解产物—内毒素,导致中耳黏膜的炎症反应及中耳腔渗出,引起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从而导致产生中耳积液,甚至胶耳。

  【关键词】 黏蛋白;分泌性中耳炎;内毒素

  分泌性中耳炎(OME)是指中耳腔存在积液而不伴有急性感染症状或体征的一类疾病。本病好发于儿童,特别是那些顽固性或持续性OME,患儿因听力障碍可能导致言语发育迟缓、学习障碍及心理、行为异常,因而引起广泛重视[1]。由于OME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其治疗效果尚难以令人满意。

  目前认为,引起OM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变态反应等,但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而黏膜高分泌引起的中耳腔出现不易清除的黏液是其主要特征。本实验旨在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始动因素,从引起中耳炎最常见的致病菌着手,研究细菌及其产生的内毒素如何影响中耳黏膜黏蛋白的分泌;揭示内毒素和黏蛋白在分泌性中耳炎积液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便深入认识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并为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和儿童听力保护做出有益探索,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健康SD大鼠20只,雌雄不拘,体重200~250 mg,电耳镜检查除外中耳疾患。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选择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原菌——灭活的流感嗜血杆菌,以1%戊巴比妥(30 mg/kg)经腹腔注射麻醉后,经鼓膜前下方注入细菌悬浮液0.1 mL,注射前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保证没有活的菌株生长,以防引起急性感染;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1.2 研究方法

  术后1,3,7,14,18 d用1%苯巴比妥钠将大鼠全麻,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鼓膜形态、颜色和色泽,之后随机处死两组中2只大鼠,取双侧听泡,用10%甲醛固定后脱鞘,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 染色光镜下观察,取小块黏膜组织送电镜检查。黏膜常规染色和APPAS染色,观察黏液腺、杯状细胞。在不同时间段以鲎实验法检测中耳积液中的内毒素,ELISA法检测中耳积液中的黏蛋白。

  1.3 统计学方法

  以计算机辅助三维测量法分析组织学结果。所有统计资料由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观察鼓膜情况:正常大鼠的鼓膜透亮,鼓室无积液,锤骨柄和光锥清晰可辨;造模后大鼠的鼓膜混浊,鼓室积液,光锥消失。

  术后1 d,APPAS染色正常组和对照组中耳黏膜鼓岬处由立方或扁平上皮和薄层结缔组织(固有层)组成,黏膜下层有少数纤维母细胞和少许胶原纤维以及中性多核白细胞、淋巴细胞,光镜下所有模型组咽鼓管上皮层次增多,黏液腺体扩张、数目增多,小血管明显充血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大量增多的分泌细胞。术后1周模型组鼓室黏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明显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可见大量杯状(分泌)细胞集结,表面有微绒毛,细胞内有大量成熟的亮颗粒和少许暗颗粒,部分排放到黏膜表面,呈游离的团状,上皮细胞的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变形,核固缩或整个细胞结构不清,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明显增生。术后2周组和4周组出现成纤维细胞增生,有许多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新生血管增多,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中耳黏膜明显增厚,在细胞间和黏膜下层有许多黏液细胞和黏液滴。

  术后1,3,7,14,18 d以鲎实验法检测中耳积液中的内毒素,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内毒素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值为(218.0±191.9) μg/106,是对照组鼓室上皮黏膜(101.57±653.4) μg/106的2.1倍,其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ELISA法检测中耳积液中的黏蛋白,实验组鼓室上皮黏膜中平均值为(4 918.0±1 931.9) μg/106,是对照组鼓室上皮黏膜中平均值(1 001.45±263.8) μg/106的4.2 倍,其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是小儿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发育和智力发育。尤其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长,迁延不愈,如不及时治疗则易导致鼓膜萎缩、鼓室硬化、慢性中耳炎、胆脂瘤、胆固醇肉芽肿等。其发病与中耳黏膜腺体和杯状细胞的增生有关,黏膜高分泌引起的中耳腔出现不易清除的黏液是其主要特征[2]。黏蛋白是黏液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大分子蛋白质,目前研究认为其高表达与中耳炎发病关系密切。

  到目前为止,人体中至少有9种不同的黏蛋白已被确认,按其发现顺序命名为MUC1~4,MUC5AC,MUC5B,MUC6~8[3~8]。MUC1,MUC3和MUC4属于膜结合型黏蛋白;MUC2,MUC5AC,MUC5B和MUC6属于分泌型黏蛋白;MUC8尚未确定。现已证明MUC2,MUC5AC,MUC5B和MUC6黏蛋白的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1P15.5,人们认为它们来源于同一原始基因,因此它们具有结构和基因序列的相似性。MCUI定位于染色体1q21~24,MUC3定位于染色体7q22,MUC4定位于3q29,MUC7定位于4q13~21,MUC8定位于12q24.3[9]。由于黏蛋白基因的激活和灭活具有器官特异性和上皮细胞特异性,因此某种特定的上皮细胞其黏蛋白基因表达模式不同。

  从总体看,黏蛋白可被分成两组:一组为分泌型黏蛋白(MUC2,MUC5B,MUC5AC,MUC6),它以胶体形式存在于黏膜表面,其基因编码簇位于11P15染色体上。另一组为膜结合型黏蛋白,存在于上皮细胞的表层,MUC1,MUC3,MUC4均以跨膜形式存在。黏蛋白是由杯状细胞分泌的,分布在上皮的表面,与细胞黏附、细胞保护、管腔表面润滑、入侵微生物的捕获以及肿瘤生物学等有关。黏蛋白多肽骨架的氨基酸序列有以下特点:高度串联重复氨基酸序列组成的结构域占极高比例;重复单位富含具羟基侧链的丝氨酸和苏氨酸;重复单位的两侧(N和C端)富含半胱氨酸。成熟的黏蛋白羟基侧链糖基化后形成O连接寡糖的糖蛋白;黏蛋白亚单位之间还可以通过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HS)侧链相互作用形成二硫键,构成黏蛋白聚合体,使得黏液具有胶状特点[10]。其中MUC1,MUC4和MUC5AC的表达始终局限于表面上皮细胞,前两者(为膜结合型黏蛋白)表达于杯状和纤毛细胞,MUC5AC只在杯状细胞表达。

  内毒素是细菌死亡时释放出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为脂多糖,能引起中耳黏膜结缔组织增生,细胞密度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腺体及杯状细胞分泌增加,破坏正常黏膜运转系统,促进中耳积液的蓄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Yanagihara等[11]报道,向大鼠气管内滴入绿脓假单胞菌内毒素,引起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募集和广泛的气道上皮细胞表型的改变,即有大量的黏液细胞的增生与化生,MUC5AC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均增高。此外内毒素也可经过经典途径及替补途径激活补体,使嗜碱性粒细胞或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5羟色胺、激肽和其他血管活性介质作用于靶细胞,从而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趋化因子能吸引白细胞向炎症病灶部位聚集,促进吞噬。在发挥吞噬作用的过程中,释放溶酶体酶等生物活性物质,除破坏抗原性异物外,同时也可损伤邻近组织和加剧炎症,参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本研究表明:细菌感染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中,鼓室黏膜内毒素的含量及杯状细胞明显增多,黏蛋白的分泌也明显增加。这与上述文献相符,说明内毒素可能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出现黏性渗液的始动因素;在急性中耳炎发展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过程中,中耳积液与内毒素和黏蛋白含量存在某种关联。由此推断,针对某一特定时期使用降解内毒素的药物,可以提高机体对内毒素耐受力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助于减轻内毒素对中耳黏膜的损害,并消除中耳渗液。抗流感嗜血杆菌抗体对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中耳炎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Orlin M N,Effgen S K,Handler S D.Effect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n gross motor ability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preliminary findings[J].Pediatrics,1997,99(3):334337.

  [2]Nell M J,Grote J J.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rat middle ear mucosa due to endotoxin and eustachian tube obstruction[J].Ear Arch Otorhinolaryngol,1999,256(4):167172.

  [3]Gum J R,Byrd J C,Hicks J W,et al.Molecular cloning of human intestinal mucin cDNAs,sequence analysis and evidence for genetic polymorphism[J].Biol Chem,1989,264:6 4806 487.

  [4]Gum J R,Hicks J W,Swallow D M,et al.Molecular cloning of cDNAs derived from a novel human intestinal mucin gene[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0,171(1):407415.

  [5]Bobek L A,Tsai H,Biesbrock A R,et al.Molecular cloning,sequence and specificity of expression of the gene encoding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human salivary mucin(MUC7)[J].Biol Chem,1993,268(27):20 56320 569.

  [6]Ho S B,Roberton A M,Shekels L L,et al.Expression cloning of gastric mucin complementary DNA and localization of mucin gene expression[J].Gastroenterology,1995,109(3):735747.

  [7]Keates A C,Neues D P,Afdhal N H,et al.Molecular cloning of a major human gall bladder mucin:complete cterminal sequence and genomic organization of MUC5[J].Biochem,1997,324:295303.

  [8]Shankar V,Pichan P,Eddy R L,et al.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of a human mucin gene(MUC8) and cloning CDNA corresponding to the carboxy terminus[J].Am J Pespir Cell Mol Biol,1997,16(3):232241.

  [9]Nollet S,Moniaux N,Maury J,et al.Human mucin gene MUC4:organization of its 5′region and polymorphism of its central tandem repeat array[J].Biochem,1998,332(3):739748.

  [10]Moniaux N,Escande F,Porchet N,et al.Structural organ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human mucin genes[J].Front Biosci,2001,6:1 1921 206.

  [11]Yanagihara K,Seki M,Cheng P W.Lipopolysaccharide induces mucus cell metaplasia in mouse lung[J].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2001,24(1):667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