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炎300例体会

发表时间:2011-08-17  浏览次数:532次

  作者:王克发,刘辉光  作者单位:733000甘肃武威市人民医院五官科

  【关键词】 鼻内镜,疗慢性鼻炎

  资料与方法

  收治慢性鼻炎患者300例,男170例,女130例,年龄12~70岁,病程8个月~10年,男:女=17:13。

  慢性鼻炎麻醉方法:采取鼻腔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双鼻腔置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3次。下鼻甲以1%利多卡因+少许肾上腺素注射浸润,具有止痛,减少创面出血等功能。然后用哈磨刀分别将两侧下鼻甲部分肥厚黏膜切除。术后鼻腔通气功能改善,检查:下鼻甲切除适中,无残体及活动性出血,鼻腔吸血海绵填塞压迫止血,手术结束。

  慢性鼻炎手术效果:300例患者,其中鼻部症状消失285例(95%)。出现鼻腔干燥、时而头昏、流清涕15例(5%)。

  讨 论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鼻黏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称慢性单纯性鼻炎。若发展为鼻黏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鼻炎局部因素: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演变成慢性鼻炎。②由于临邻近的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或畸形,致鼻发生通气不畅或引流阻塞。③鼻腔用药不当,或过量过久,形成药物性鼻炎,常见于久用滴鼻净之后。

  慢性鼻炎全身因素:①长期慢性疾病致鼻黏膜长期或屡发性充血或瘀血。②维生素缺乏。③烟酒过度可影响黏膜血管舒缩而发生障碍。④长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压药物,可引起鼻腔血管扩张而产生似鼻炎的症状。

  慢性鼻炎环境因素:在有水泥、烟草、煤尘、面粉或化学物质等环境中的工作中,鼻黏膜受到物理或化学因子的刺激与损害,可造成慢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表现:①鼻塞:间歇性或交替性。间歇鼻塞一般表现为,白天,劳动或运动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交替性鼻炎随着体位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侧卧时位于下侧的鼻腔常阻塞加重;转卧另一侧后,转到下侧后出现鼻塞或鼻塞加重。此外,嗅觉可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由于鼻涕长期流经鼻前庭和上唇部,可致皮炎或湿疹,多见于小孩。鼻涕向后可流入烟腔,出现咳嗽、多痰等症状。②多涕: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呈脓性。脓性者多发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③检查:鼻黏膜肿胀,表面光滑、湿润,一般呈暗红色。鼻甲黏膜柔软而富有弹性,探针轻压可出现凹陷,但移开探针则凹陷很快复原,特别在下鼻甲为明显。若用1%~2%麻黄素液作鼻黏膜收缩,则鼻甲迅速缩小。

  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表现:①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常张口呼吸,嗅觉多减退。②鼻涕稠厚,多呈黏液或黏脓性。由于鼻涕后流,刺激咽喉致有咳嗽、多痰。③当肥大的中鼻甲压迫鼻中隔时,可引起三叉神经眼支所分出的筛前神经受压或炎症,出现不定期发作性额部疼痛,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称筛前神经痛,又称筛前神经综合症。检查:①下鼻甲明显肥大,或下鼻甲与中鼻甲均肥大,常致鼻腔堵塞。鼻腔底部或下鼻道有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②黏膜肿胀,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表面不平,或呈结节状或桑椹状,尤以下鼻甲前端及其游离缘为明显。探针轻压凹陷不明显,触之又硬实感。③局部用血管收缩剂后黏膜收缩不明显。

  慢性干燥性鼻炎:是常见的职业性慢性鼻炎。鼻黏膜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致鼻黏膜干燥,但鼻黏膜和鼻甲骨均无萎缩,鼻分泌物也无臭味。临床表现: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觉一般不减退。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深红色,表面干燥无光,鼻道有丝状分泌物。鼻中隔前下区黏膜常糜烂,可有小片薄痂附着,鼻甲无萎缩,应与萎缩性鼻炎作鉴别。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每当因气候变化或感冒所致,若治疗不当,会引发此病。以往采用传统的下鼻甲剪刀切除方法,使切除的鼻甲创面大,加之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压迫止血,患者痛苦大,部分患者鼻腔通气功能不能改善。近年来,随着鼻内镜的引进,有效地提高了鼻内镜下的手术治愈率,具有创面小、痛苦小、治愈快等优点。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