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聚焦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1-08-11 浏览次数:573次
作者:郑宗柱,薛卫国 作者单位:1 青岛大学医学院,山东 青岛; 2 青岛市市立医院耳鼻喉科
【摘要】 目的 研究鼻内镜下超声聚焦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将82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采用鼻内镜下超声聚焦扫描鼻中隔筛前神经分布区、双侧下鼻甲鼻后下神经和筛前神经分布区及双侧鼻丘处黏膜,术后应用糠酸莫米松喷鼻3个月;对照组39例仅使用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3个月。治疗后随访1年,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43例均行一次手术,术后1年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39例1年总有效率为7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3.134,P<0.01)。结论 鼻内镜下超声聚焦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鼻炎,常年性,腔内超声检查,糠酸莫米松
COMBINATION OF ULTRASOUND FOCUSING AND MOMETASONE FUROATE FOR ALLERGIC RHINITIS ZHENG ZONGZHU, XUE WEIGUO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llergic rhinitis by using endoscope with focusing ultrasound and mometasone furoate. Methods Eightytwo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randomized 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43 patients received endoscopic focucing ultrasonographic scanning of nervesupply area on nasal septum and mometasone furoate aqueous nasal spray (MFANS), and 39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FANS alone.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three months and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 Results Only on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for each pati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oneyear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7.7%, and 74.4% in the contro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u=3.134,P<0.01). Conclusion Combined endoscopic ultrasound focusing and MFANS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herapies for allergic rhinitis.
[KEY WORDS] Rhinitis, allergic, perennial; Endosonography; Momestasone furoate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慢性变应性疾病,是发生在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耳鼻喉科较难治愈的常见病、多发病,典型症状为鼻痒、阵发性喷嚏、鼻塞、大量水样鼻涕,易反复发作。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室内空调、装修材料等变应原物质的明显增多,在全球范围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该病单纯用药物治疗疗效不稳定。自2007年11月以来,我科采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在鼻内镜明视下对43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人行聚焦超声联合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泰安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门诊随机抽取变应性鼻炎病人82例,按照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均明确诊断。发作时均有阵发性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检查均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有清水样分泌物。入选病例中均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将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17~50岁,平均38.4岁;病程平均1.9年。对照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16~62岁,平均41.2岁;病程平均1.7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采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质量体系符合德国莱茵ISO9001和EN46001标准。病人取半坐位,先用血管收缩剂喷双侧鼻腔,收缩鼻腔黏膜,然后在鼻内镜明视下,用含10 g/L麻黄素的丁卡因棉片(高血压病人慎用)置入双侧鼻腔,行鼻中隔、下鼻甲、中鼻甲、鼻丘表面麻醉,每次3~5 min,共3次。麻醉成功后取出鼻腔棉片,鼻内镜直视下,将治疗头超声发射窗紧贴鼻腔黏膜进行扫描,扫描参数为:频率10 MHz,超声功率档位为Ⅲ档,扫描速度为2~6 mm/s,扫描线间距为4 mm,单位扫描线扫描2次。分别扫描双侧鼻中隔筛前神经分布区、双侧下鼻甲鼻后下神经和筛前神经分布区及双侧鼻丘处黏膜,局部停留时间不超过2 s,总时间约为300~600 s,视鼻腔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而定。术后用糠酸莫米松(先灵葆雅公司)喷鼻12周,每日喷2次,每次每个鼻孔各一喷。术后每周复查1次,共4次。
1.2.2 对照组 单纯鼻内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1支,每日喷2次,每次每个鼻孔各一喷,疗程共12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术后1年进行疗效评定。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计总分并计算改善的百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疗效评定:改善百分率>50%为显效,50%~20%为有效,<20%为无效。
2 结 果
治疗组均行一次手术,平均治疗时间为521 s。两组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治疗组鼻痒、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明显减轻,鼻黏膜转为淡红,下鼻甲水肿减退或消失,通气好转或正常,术后检查无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鼻黏膜萎缩及嗅觉障碍等并发症。对照组鼻黏膜、鼻甲外观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后1年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7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3.134,P<0.01)。见表1。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变应性鼻炎是IgE 介导的鼻黏膜Ⅰ型变应性炎症,基本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和腺体分泌增加,促进组胺形成、释放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等。组胺能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及管壁通透性增加,还能促进腺体分泌增加和血浆渗出,大量渗出液在结缔组织内存留,压迫浅表血管,使黏膜呈现白色。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鼻腔副交感神经兴奋有关,而鼻腔副交感神经主要来自筛前神经、翼管神经以及下鼻甲黏膜内胆碱能微神经节。
超声聚焦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有以下几点:①机械效应:生物组织在超声作用下产生弹性振动,破坏鼻腔内副交感神经及腺体;②热效应:由于生物组织对超声波的吸收特性,使部分超声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组织温度的升高,破坏鼻腔内副交感神经及腺体;③空化效应:在含水量较大的生物组织中或液体里,产生大量的微气泡(即空化核),减小鼻甲容积,改善鼻腔通气。变应性鼻炎的治疗靶点是鼻黏膜下层过度反应的血管、神经、腺体及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聚焦超声技术是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聚焦到体内病变组织(治疗靶点),通过超声的机械效应、热效应和空化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聚焦超声在其所穿透的非治疗部位的能量不足以对组织细胞造成损伤[3]。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是一种皮质类固醇激素,能在手术后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弱腺体对胆碱能刺激的反应,并有干预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作用,从而减少了炎症递质的产生和释放,抑制细胞因子(主要是白细胞介素4、5、13)的产生,并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向鼻黏膜的超化和移行[4]。同时,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还能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免疫反应和减少抗体形成,从而使组胺等过敏性物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直接作用于鼻黏膜,只发挥局部的激素作用,其生物利用度低,可长期应用,在治疗剂量下不会发生全身性副作用,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药物之一[5]。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用超声聚焦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同时,配合皮质类固醇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近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33(3):134.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5,40(3):166.
[3]朱瑾. 变应性鼻炎治疗新技术:聚焦超声治疗[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06,21(1):26.
[4]顾之燕,顾瑞金.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0,35(6):7375.
[5]DAVIES R J, NELSON H S. Oncedaily mometason nasal spray: efficacy safety of a new intranasal glucocorticoid for allergic rhinitis [J]. Clin Ther, 1997(SupplA):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