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7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12-16 浏览次数:703次
结核性脑膜炎72例临床分析作者:欧明辉,陆世建,徐振强,杨杰,李繁 作者单位:542800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欧明辉,陆世建,徐振强),呼吸内科(杨杰),感染科(李繁)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近几年仍不少见,现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72例结脑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0例,女32例;年龄13~75岁,平均(35.6±4.8)岁;病程0.6~18.2周,平均(9.2±7.3)周。根据临床分期标准[1],Ⅰ期16例,Ⅱ期35例,Ⅲ期21例。 1.2 临床表现 起病为急性(病程<2周)15例,亚急性(病程2~4周)28例,慢性(病程>4周)29例。发热63例,头痛65例,呕吐23例,抽搐10例,消瘦9例,盗汗6例,尿便障碍12例,精神症状15例;意识障碍19例,脑膜刺激征阳性54例,脑神经损害17例(动眼神经7例,外展神经8例,面神经2例,三叉神经、舌下神经各1例,视盘水肿23例),四肢肌张力增高5例,肢体瘫痪12例,病理征阳性9例,感觉障碍3例。 1.3 腰穿脑脊液(CSF)检查 72例均行腰穿CSF检查,压力:≤200 mmH2O(1 mmH2O=0.0098 kPa) 13例,201~400 mmH2O 49例,>400 mmH2O 10例;常规:白细胞≤5×106/L 6例,(6~100)×106/L 20例,(101~500)×106/L 38例,>500×106/L 8例;52例CSF细胞分类发现,淋巴细胞增高31例,中性粒细胞增高21例;生化:糖降低59例;氯化物降低48例;蛋白质<0.45 g/L 11例,0.5~1.0 g/L 13例,1.1~5.0 g/L 45例,>5.0 g/L 3例;涂片抗酸杆菌阳性2例(2.8%)。 1.4 影像学检查 本组X线检查发现活动性结核31例,其中粟粒性肺结核5例,浸润性肺结核17例,结核性胸膜炎7例,胸、腰椎结核各1例。48例头颅CT/MRI检查,脑室扩张或脑积水10例,脑水肿6例,脑梗死5例,脑实质炎性病灶4例,脑室旁脱髓鞘改变3例,结核瘤2例。 1.5 治疗及转归 确诊后均予以雷米封、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等联合的抗结核治疗,强化期2~3个月,总疗程12个月,部分患者延长至18个月。61例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疗程6~8周。部分CSF蛋白明显升高、病情重的患者予以雷米封、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每周2~3次;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49例(临床Ⅰ期15例,Ⅱ期30例,Ⅲ期4例)经治疗5~38 d,平均(16.8±6.2)d 病情好转,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例因开放性肺结核转专科,11例病情恶化而自动出院,6例死亡。17例病情恶化或死亡病例中,13例入院时为临床Ⅲ期,4例为Ⅱ期。2 讨论 结脑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本组以亚急性和慢性起病的患者占79.2%。临床上出现发热(87.5%)、头痛(90.3%)、呕吐(31.9%)、脑膜刺激征(75.0%)、视盘水肿(31.9%),显示脑膜炎和高颅压的症状和体征,可作为结脑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意识障碍(26.4%)、精神症状(20.8%)、抽搐(13.9%)、尿便障碍(16.7%)、脑神经损害(23.6%)、病理征阳性(12.5%)及肢体瘫痪(16.7%)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的发生率与病程有关。CSF检查对结脑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组81.9%的患者CSF压力增高,81.9%糖降低,66.7%氯化物降低,84.7%蛋白增高。细胞计数及分类随病程改变而有不同的混合细胞反应。诊断结脑的金标准是CSF找到或培养出结核杆菌,但本组CSF抗酸染色阳性率仅2.8%,可能是结核杆菌相对密度为1.014,结脑CSF为渗出液,其相对密度高,离心沉渣中难以找到结核菌。培养结核杆菌阳性率相对高,但费时无助于早期诊断。本组43.1%的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提示合并神经系统外结核病是结脑的重要佐证。本组48例头颅CT/MRI检查,异常25例,但其改变对结脑诊断尚缺乏特异性。结脑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规范抗结核,可按我国结核病诊疗指南[2]的建议进行联合抗结核治疗,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脑膜渗出和脑水肿,抑制炎症及免疫反应,促进炎症吸收,消除中毒症状,减少粘连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有效控制颅内高压。结脑预后与患者的病情、病程等诸多因素有关。本组临床好转的49例患者中,临床Ⅰ期15例,Ⅱ期30例,Ⅲ期4例;病情恶化或死亡的17例患者中,Ⅱ期4例,Ⅲ期13例。可见早期诊治对结脑预后意义重大。【参考文献】 [1]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 新编结核病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234~247. [2]董庆林,井西伟,岳红,等.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