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耳鼻咽喉科学》

以外耳道内疼痛为首发症状的狂犬病1例

发表时间:2010-04-20  浏览次数:496次

  作者:马玉起 作者单位: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关键词】 狂犬病

  患者,男,42岁。因双耳内疼痛3?d于2006年3月21日就诊。诉双耳内疼痛,呈阵发性,针刺样,以右耳为著,伴耳鸣,不伴听力下降。查体:神志清,双外耳道内有少许耵聍潴留,清除后见外耳道充血肿胀,鼓膜标志清,乳突区无压痛。纯音测听示右耳平均听阈15?dBHL,左耳20?dBHL;声导抗测试双鼓室曲线图呈A型;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BR)示、波I至波Ⅶ的潜伏期、振幅、波间期均在正常范围;双耳颞骨CT示正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3.2×109/L,中性0.83。诊断为急外耳道炎。遂用5%葡萄糖液加头孢曲松钠2?g及地塞米松5?mg静滴,3月22日10:30症状加重,不能正常说话发音,急住院观察治疗,14:20出现呼吸困难,飞沫四溅,呼吸38次/分,脉搏96次/分,即用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80% 95%,心率96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稍粗糙,间接喉镜下见环杓关运动快速,声门正常。请内科会诊疑为上呼吸道感染,再加用5%葡萄糖500?ml加阿奇霉素0.5?g及地塞米松10?mg,症状渐重,双肺出现痰鸣音。追问病史,40d前其右手被犬咬伤,未注射狂犬疫苗,进一步检查有恐水症,血磷酸肌酸激酶1?200?IU/L(正常值21 232?IU/L)。初步诊断为狂犬病,抽取血清标本送市传染病医院检验。患者于3月22日22:00抢救无效死亡,6?d后血清标本示狂犬病毒抗体阳性。

  讨 论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人多因病畜咬伤而感染,以犬咬伤患病率最高,病死率几乎100%,潜伏期一般在1 5个月,少数可达10余年,主要表现为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喉头紧缩感及进行性瘫痪等。早期对痛、声、光等刺激敏感,少数有幻听幻视。以耳内疼痛为首发症状就诊耳鼻咽喉科者少见,其耳内疼痛系由于咽肌痉挛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引起,外耳道深部疼痛是由舌咽神经通过鼓室神经引起放射性耳痛。由于耳鼻咽喉科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未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且潜伏期长,患者不能详细叙述病史,造成对病情的发展变化、非典型表现、检查所见未及时作深入分析,以致延误诊断。目前狂犬病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主要因养犬者增加、管理不善所致。故临床医师应多了解和掌握该方面的知识,不仅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亦应杜绝漏诊或误诊,本例教训应引起注意。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