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治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0-03-19 浏览次数:599次
作者:程平安
【关键词】 口腔颌面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外科感染中常见的疾病。明确诊断、有效应用抗生素、及时切开引流是使颌面间隙感染处理时疗程缩短、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现将1996年以来我科经治的40例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的临床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6~2000年我科经治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40例(其中1例由笔者在某市中心卫生院参与抢救和尸检),男21例,女19例,年龄2~65岁,平均34岁。颌下间隙感染8例,咬肌间隙感染7例,眶下间隙感染5例,颌周多间隙感染5例,翼颌间隙感染5例,颞下、口底间隙感染各4例,咽旁间隙感染2例。农村患者32例,城镇患者8例。牙源性感染35例,腺源性感染3例,医源性感染2例,无损伤性和血源性感染。1例死亡,其余均在1周内治愈出院。
2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35岁,入院前20余天于农村卫生院局麻下拔除8 龋齿。术后2天后面部略肿,深部疼痛,向颞部和右上下牙放射痛,渐渐出现张口受限,疼痛日益加重,进食困难,该卫生院应用青霉素、甲硝唑、氨苄青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转我院检查:痛苦表情,右颞部、颧弓下轻度肿胀,上颌结节颊沟处肿胀,轻度压痛,张口度1指,8已拔除,创口好,颞下间隙穿刺出稠厚黄色脓液,血象示白细胞总数12.0×10 9/L。拟诊为右颞下间隙感染,立即在局麻下行8和上颌结节颊沟处切开,直至骨膜,血管钳钝性分离,达颞下脓腔,引出12ml的厚黄脓液。给予全身支持并抗感染治疗,抗生素改用先锋霉素6.0g,静脉滴注,每日1次,第2天换药,全身情况大为改善,住院1周出院。 例2,患者,男,31岁,牙痛4天,颌面部肿痛2天,于1999年8月9日急诊入我市某中心卫生院。入院查体:T39.2℃,急性痛苦病容,双侧颌下、下颌部肿胀,压痛明显,并波及面下部、颈部,下颌缘触摸不清,颌下淋巴结未触及,开口度约半指,双舌下区黏膜充血水肿高,舌体抬高,78 残根,牙龈红肿。入院诊断:口底化脓性蜂窝织炎合并颈脓肿。住院第3天,颈部红肿范围扩大至胸部,除全身抗感染治疗外,第4天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局麻下,平卧手术台上,并于肩下垫一小枕,颊下作横切口长约3cm,探查脓腔,建立引流。手指探查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面部紫绀,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后第2天尸检,发现7 舌侧下黏膜裂口长约1.0cm,挤压颌下区,颌下厚脓,经舌下裂流入口腔至咽部。 例3,患者,女,42岁,冠周炎经常发作,于2000年4月5日请街头游医拔牙,未经消毒,术后渐渐张口受限,张口咀嚼食物时疼痛加重。1周后来我科就诊,见右下颌角内侧轻度明显压痛,开口度近1指,穿刺出脓,诊断为右翼颌间隙感染。立即在局麻下行下颌角下方切口,分层分离达翼颌间隙引出大量脓液,置橡皮引流条1根,大剂量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换药2次后治愈。 3 讨论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指颌骨周围软组织化脓性炎症,本组40例中有35例为牙源性,多为根尖周炎和 冠周炎引起。由于牙及牙周组织与上下颌骨有着直接解剖联系,因此牙、牙周组织感染极易波及颌骨、颌周组织,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时,根尖周炎、冠周炎等经常发作最易并发颌面间隙感染。本组农民多见,因为农村口腔卫生习惯普遍不如城镇,农民一般饭后不漱口,刷牙不认真、不正规,尤其在农忙季节,部分人暂停刷牙,产后大部分有不刷牙做法。腺源性多见儿童、幼儿,因为儿童淋巴结发育尚未完善,感染容易穿破薄而脆弱的被膜向四周扩散。本组病例医源性有2例,例1是农村基层卫生院医生未严格执行灭菌操作引起,例2是街头游医未消毒的结果。本组未遇到损伤性、血源性间隙感染,也未遇到导管、结石、囊肿、肿瘤、血肿、死腔等引起间隙感染。间隙感染除与局部因素有关外,还与全身因素有关。 颌面部浅层间隙感染,为咬肌间隙、颏下间隙、颌下间隙、舌下间隙等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化脓局限后波动感明显、容易诊断。而深部间隙感染,为翼颌、颞下间隙感染,早期局部症状不明显,临床不易扪及波动感。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依据临床特点:眶下间隙感染肿胀由上唇底部肿胀,波及鼻侧、内眦部、眼睑、颧部,至鼻唇沟消失,上下眼睑肿胀,尖牙凹为触痛中心和波动感明显部位;咬肌间隙感染肿胀显著,局部变硬,牙关紧闭;翼颌间隙感染往往有冠周炎反复发作史,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史,以及下颌角内侧肿胀压痛等特点;颞下间隙感染于下颌结节附近颊沟处肿胀压痛明显;其他间隙感染症状较明确,容易诊断,是否化脓局限依据病程天数较多、B超提示液性暗区、穿刺见脓,尤深部间隙感染更依靠穿刺确诊 [1] 。本组病例几乎都以穿刺明确具体病位以及是否局限化脓。 颌面部间隙感染应采取综合治疗。全身中毒情况严重者,应加强支持疗法,调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急性蜂窝织炎时应根据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人体对同一菌种或菌型的感受性及机体对抗菌药物的反应性、各种抗生素的抗菌谱选用有效抗生素。用量、疗程要充足,如感染较重,选用抗生素或联合应用抗生素,以增强药效、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延缓耐药性产生 [2] 。本组患者大部分来自农村,因经济条件所限一般以大剂量青霉素为首选药,必要时加用甲硝唑,若产生耐药性宜选用价格较高的耐青霉素酶的抗生素或联合用药。例1入院后改用先锋霉素,效果佳。在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眶下间隙感染为减压主张早期切开;口底间隙感染应早期切开,保证呼吸道通畅和引流通畅;咽旁间隙感染切开时切记切口不宜过深,以防损伤深部血管。一般在局麻下,可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达脓腔。 总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若处理不当,会延长疗程,增加并发症甚至严重并发症,因此应大力加强口腔保健,积极做好龋病和牙周病防治;患者患病要到正规专科医院诊治,不要找社会游医诊疗。卫生行政执法单位要加强对社会上游医的管理,坚决取缔无证行医的诊所;门诊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切开引流一般宜局麻;若全麻下手术,应细心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 参考文献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37. 2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实用口腔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