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肿大为表象的鼻腔恶性淋巴瘤误诊分析 (附2例报告)
发表时间:2009-12-15 浏览次数:560次
鼻甲肿大为表象的鼻腔恶性淋巴瘤误诊分析 (附2例报告) 作者:方琦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7 【关键词】 淋巴瘤 耳鼻咽喉肿瘤 误诊 由于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早期症状无特异性,现对2例鼻甲肿大为表象而产生的误诊的鼻腔恶性淋巴瘤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1.1 病例1 女,74岁。因左鼻塞1年余入院。1年前患者感鼻塞。初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伴头痛,时有少量鼻出血。先后在不同医院经多位专科医生诊断为鼻炎,按鼻炎治疗效果欠佳。查体:T 37℃,左下鼻甲充血肿大,麻黄素不能收缩,质地偏硬,触之易出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鼻窦CT扫描:左上颌窦及鼻腔软组织增生,无骨质破坏。入院诊断:鼻腔肿瘤。予下鼻甲活检,病理报告为炎性改变。行下鼻甲部分切除,切除组织病理检查分析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转肿瘤医院放疗。4个月复查,无复发,后失访。 1.2 病例2 女,42岁。因右鼻塞、流涕4月余入院。4月前患者感鼻塞,为持续性,伴流水样涕,无头痛、鼻出血。在本院经多位专科医生诊断为鼻炎,按鼻炎治疗效果欠佳。查体:T 36.8℃,右下鼻甲前部充血肿大,麻黄素不能收缩,质地偏硬,触之不出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鼻窦CT扫描:右上颌窦及右下鼻甲软组织增生。入院诊断:肥厚性鼻炎。予下鼻甲部分切除,切除组织病理检查分析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型),转肿瘤医院放疗。随访4年,无复发。 2 讨论 2.1 误诊原因分析 2.1.1 对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认识不足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与其他系统淋巴瘤比较其发病年龄高,好发于男性青壮年[1];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2]。本组均为女性,以鼻塞、下鼻鼻黏膜肿胀为表象,易误诊为鼻炎。 2.1.2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早期症状无特异性 多为鼻塞、多涕,多不伴浅表淋巴结增大,且因肿瘤原发部位不同,体征也呈多样性[3];本组病例主要体征为下鼻甲黏膜肿胀,无糜烂、溃疡、肿物,医生只根据表面症状考虑,误诊为鼻炎。 2.1.3 活检取材不到位 唐红燕等[4]报道首次鼻黏膜活检误诊率高达72.22%,分析可能是由于:①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表面易出现坏死,医生在取标本时未取到肿瘤的实质部分;②鼻黏膜肿胀病例,医生取标本活检部位选择增加困难,本组病例医生面对下鼻甲黏膜肿胀,活检部位不准、组织不够深,未获取肿瘤确切证据,而下鼻甲部分切除,切除组织到位而获病理检查确诊。 2.2 预防误诊措施 专科医生一定要提高对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意识,对鼻黏膜肿胀鼻腔炎性改变经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加重患者,要高度怀疑本病。详细询问病史,鼻腔、鼻咽检查要详细,加强触诊检查,对质地偏硬、触之易出血的黏膜要活检,尽可能在病变与正常组织之间的深部取材,尽可能锐性取材,以保证取材准确性。且不能以一次活检阴性而确定诊断,必要时多次取活检。 【参考文献】 [1] 平宝红,刘启发,尹芳,等.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33例临床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20(4):392. [2] 苏开明,徐洁洁,乔明哲.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研究[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9(5):278-280. [3] 张萍,姜加维.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附15例报告[J].实用肿瘤杂志,1994(2):113-114. [4] 唐红燕,张春丽.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15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