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治疗鼻腔粘连
发表时间:2009-08-13 浏览次数:578次
作者:刘德刚,毛海燕,刘辉 作者单位: 1 251700 山东惠民,惠民县中医院五官科 2 北京,北京天桥医院耳鼻喉科
【关键词】 鼻腔粘连
鼻腔粘连多继发于鼻腔、鼻窦手术及鼻外伤后,临床表现多为持续性鼻阻塞、头痛、流脓涕等鼻炎及鼻窦炎症状,传统的手术分离容易再次粘连。鼻内镜及等离子低温消融技术的出现为鼻腔粘连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科2001年2月~2004年8月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治疗鼻腔粘连12例(17侧),并全部完成了4周以上复诊,随访6个月以上,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7~45岁,平均28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3年。有5例曾行手术分解后复发。其中鼻内镜术后7例,鼻腔激光、微波治疗3例,鼻外伤1例,鼻中隔矫正术1例,其中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8侧,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侧,中、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侧,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5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在内镜下以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麻醉鼻腔黏膜,共3次,每次间隔5min。1%利多卡因5ml加少许肾上腺素,注射于粘连带两侧,以双极探头自粘连带的两侧治疗,每点接触10~15s,至组织变白停止,然后采用单极探头自粘连带中间部位切割,依次前进,直至粘连全部分离,术中出血点以双极探头止血,不需填塞止血。分离后的粘连部位中部,根据面积截取稍大面积的粘停宁填入,分隔两侧创面,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鼻腔给予呋麻液、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的混合液滴鼻,一次2~3滴,每日3次,6日后取出填塞物,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3日复查1次,以呋麻液收缩后观察、清理鼻腔,共3次。以后每周复查1次,至创面完全愈合。
2 结果
术后4周复诊。17侧鼻腔粘连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无复发。其中鼻塞症状完全解除14侧,好转3侧,流脓涕症状解除15侧,头痛症状解除8例。
3 讨论
鼻腔在手术、外伤等多种情况下,出现鼻腔黏膜的损伤,易导致渗出、水肿等炎症反应,在此期间,黏膜的相互接触容易导致黏膜粘连,若得不到相应的处理,粘连部位就易形成瘢痕粘连带。
适应证:鼻腔继发性的粘连,均为此种治疗的适应证。传统的粘连分解多采用手术疗法,其本身就是一种对鼻腔黏膜的创伤。
鼻内镜下治疗,术野清晰,我科多采用0°或30°内镜,根据术中暴露术野的需要,灵活运用。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是通过100kHz的等离子射频电场,使电解液变为低温等离子态,在电极前形成等离子薄层,在低温下形成切割和消融效果,临床又称为“等离子刀”。我们用双极探头,对周围组织进行“低温消融”,使周边部的组织产生皱缩,并有止血功能,而单极探头其锐利的切割功能保证了充分的切割和对周围组织最小的创伤。粘停宁(烟台万利医用品有限公司出品)是一种医用壳聚糖可降解防术后粘连膜,是我科用来作为粘连分解术后的填塞物,因为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而为鼻腔粘连分解术后的填塞物提供了新的选择。其术后的应用效果得到了肯定。术中采用双极探头时,对鼻中隔一侧应加以保护,采用较短的治疗时间,以免局部出现软骨坏死导致中隔穿孔。在分离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的粘连时,可以适当借助手术钳及剥离子,将中鼻甲向内侧轻度游离。对鼻腔外侧壁的治疗量也应有效控制,过度破坏黏膜会导致骨质暴露,出现长期结痂症状。
鼻内镜的清晰术野配合等离子低温消融有良好的止血、切割等功能,在鼻腔粘连分解术中显示出了较强的适用性,术后的疗效观察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