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耳鼻咽喉科学》

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724次

作者:冉德军,孙德义,甄莹,徐辉,张丹,王景丽《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3月5卷3期 经验交流【关键词】  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为耳鼻喉科常见顽症,保守治疗多效果不佳。传统手术治疗又因痛苦大、费用高,患者多不愿接受。2003年1月以来本科利用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并跟踪观察其疗效,借以探讨激光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5~56岁,平均36.5岁;病程0.5~30年。诊断标准:(1)持续性鼻塞半年以上;(2)下甲肥大,对麻黄素不敏感。全部病例均无明显鼻中隔偏曲情况。其中2例为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鼻甲后端肥大。  1.2  治疗方法  选用吉林产KL-100型Nd:YAG激光治疗机。选择功率20W,激光连续输出。手术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先以1%地卡因副肾棉条麻醉收缩鼻腔黏膜约3min,再以1%利多卡因行下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必要时可给予适量镇静药物。术者右手持激光探头自下鼻甲后方向前方连续凝固气化下甲黏膜,至下甲约占整个鼻腔1/2左右时为止。如有出血可适当行鼻腔填塞,不必行加压填塞。术后常规抗炎及麻黄素滴鼻液滴鼻。  1.3  术后疗效评估  治愈:鼻腔通气好。有效:鼻塞明显好转,基本停用减充血剂。无效:术后各项症状均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3~14天鼻塞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1例出现术后出血情况。2例为防止出血适当给予鼻腔填塞。37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6%。其中2例无效患者因下鼻甲骨质增生明显,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治愈。术后随访1~6个月,2例再次出现鼻塞,再次行激光治疗后治愈。无术后出血病例,无术后鼻腔干燥等不适情况,无出现萎缩性鼻炎者,无术后下甲中隔粘连者。

  3  讨论

  慢性肥厚性鼻炎因下鼻甲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增生肥厚致下甲体积增大而致鼻塞,治疗则为利用不同的方法使下甲体积恢复至正常大小。

  传统的方法是手术切除部分下甲,但因手术对鼻腔黏膜损伤相对较大,术中出血相对较多,为防止出血术后需行加压填塞,使患者苦不堪言,即便如此术后也多有出血情况发生,又由于切除部分大小不易控制易出现萎缩性鼻炎及术后鼻塞改善不佳等情况,且该手术一般需住院治疗,费用相对较高,患者多不愿接受。

  利用激光可凝固、汽化肥厚的下鼻甲黏膜,使下鼻甲的体积缩小,以达到改善鼻腔通气的目的,使患者得到治愈。因该方法较为精确,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手术切除过大或过小情况。该方法副损伤小且激光同时起到止血作用,因而术后出血可能性小,术后可不必行鼻腔填塞,使患者无术后鼻腔填塞之苦,也避免了因鼻腔填塞而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本组患者无1例术后出血。另外激光手术因术中疼痛轻、出血少,患者易于接受;且该方法对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下鼻甲后端肥大情况,可在无痛苦情况下使患者达到治愈,可谓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缺憾的一个绝佳的补救方法,本文即有2例这样的患者。正因激光微创的特点,可以显著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因而还可将它的适应证扩展到久治不愈的单纯性鼻炎患者及儿童患者。

  应用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要注意术中不要损伤中隔黏膜。术后2周内注意复查,鼻腔使用麻黄素及抗口炎甘油,防止出现中隔下甲粘连情况。

  上述结果表明,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安全、精确、微创、痛苦小、出血少的有效治疗方法。正因为该方法有上述优点,可以无需住院,从而也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易接受,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