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阻抗检查在诊断渗出性中耳炎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618次
作者:唐秀华【关键词】 声阻
渗出性中耳炎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咽鼓管粘膜肿胀,管腔阻塞致中耳通气引流不畅,气压降低,负压吸引而形成中耳粘膜充血、水肿的非化脓性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典型病例不难诊断,而对小儿及不典型病例往往易漏诊。自我科开展了声阻抗检查后,提高了对这一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及时治疗这一疾病提供了较好的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86~2002年,我科对108例,其中小儿23例考虑为渗出性中耳炎的病例做声阻抗检查。 1.2 方法 1.2.1 听力检查 电测听一般有传音性耳聋,早期听力曲线常以低频损失为主。当鼓室积液粘稠时,则可出现高频听力损失为主的曲线。 1.2.2 声阻抗检查 (1)鼓室图:图形宽平,呈双峰鼓室图或平坦型鼓室图,低振幅,勉强能看见小峰的鼓室图,可能有少量液体。(2)鼓室图峰尖多偏负压侧。(3)声频偏低。(4)鼓室压力以mmH 2 O计算,静态声频值以当量毫升为单位。 2 测试结果 2.1 鼓室压力 108耳中有4耳未低于-100mmH 2 O,余104耳均低于-100mmH 2 O。 2.2 静态声频值 声频值低于0.1ml者8耳,声频值低于0.3ml者85耳,声频值大于0.5ml者3耳。 2.3 测试108例耳中,耳镜检查与声阻抗检查均考虑为渗出性中耳炎,中耳旁刺抽液,阳性耳91例,阴性耳17例。抽出液量为0.1~0.8ml之间。 3 讨论
咽鼓管的主要功能是平衡中耳腔内外负压,平时该通道处于关闭状态,于吞咽时开放,鼻腔的空气被吸入管腔和中耳,从而使中耳腔内外压力维持平衡。当咽鼓管阻塞后,中耳腔及乳突内空气中氧气逐渐被吸收,中耳气压降低出现鼓膜内陷,久之中耳形成负压,粘膜毛细血管扩张、淤血,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清渗出积储于中耳腔,然后中耳粘膜无分泌功能的基底细胞变为分泌细胞,鼓室形成积液。渗出性中耳炎的鼓室图均为B、C型,均示传音机构活动障碍,预示中耳积液的准确性较高,示负压是产生中耳积液的重要原因。108例耳中有104例耳低于正常值。本病小儿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声阻抗检查尤其对小儿渗出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做到早期治疗,有效预防粘连性中耳炎。但声阻抗测试均可出现假阳性,本组病例中17耳中耳穿刺无积液抽出,故诊断时需结合临床检查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