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4-10-23 浏览次数:1181次
超声影像又称为增强超声,对于超声影像诊断学领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和突破,近年来超声造影剂和造影成像技术等方面获得的重大进展使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肝脏占位性病变主要有血管瘤、肝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等,如果发生了误诊或者漏诊的话,会使得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机会,后果比较严重。而超声影像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是这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对7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间接收的7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29~76岁,平均57.2岁。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肝血管瘤30例,转移性肝癌4例,肝腺瘤4例,不均质脂肪肝5例,胆管细胞癌2例,肝硬化结节5例,肝脓肿3例,局造型结节增生3例。所有病例均经CT和穿刺活检或手术得到证实。仪器使用AplioXG型号的彩色超声诊断仪器,造影探头是4C,频率为3~4MHZ。造影技术采用的是反向脉冲谐波显像。先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器对肝脏和病变进行一般的二维彩超扫描,再对病灶区做超声造影检查,仪器的机械指数是0.08~0.09,造影剂使用由博莱科公司所生产的六氟化硫冻干粉剂,干粉剂使用5ml的NaCl溶液溶解,溶解均匀后用注射肘部的方式浅静脉注射进体内1~2ml,之后需要使用5ml的NaCl溶液迅速冲管,必要时需进行第二次推注,对病灶区整个造影的过程需观察3min左右。
1.2 方法:对70例患者进行彩色超声常规检查,并对病灶的大小情况、回声和血流分布的情况做记录,对超声诊断的图像作储存并作出超声提示的诊断。最后,需选定造影的最佳切面将其转换成造影模式并启动仪器的计时器,观察造影剂在病灶内的门脉象、动脉型和延迟相增强特点。
1.3 统计学处理:对本次研究中数据全部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增强CT漏诊2例,超声造影漏诊1例,增强CT共误诊4例(2例原发性肝癌,2例肝血管瘤),超声造影误诊2例(1例原发性肝癌,1例转移性肝癌)。增强CT的检出率是97.1%,超声造影的检出率是98.6%,增强CT和超声造影的准确率分别为92.3%和97.1%。
3 讨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到肝脏肿瘤中较粗的血管,但不能显示微血管的灌注,容易受到呼吸、心跳的影响产生多普勒伪像干扰[2]。而超声影像作为超声领域内的新技术,可以通过肌内注射造影剂,增强组织和血流的回声对比来定性诊断。因为肝脏的血供不同于其他器官,特点为血供少,流速较低,门静脉和肝动脉对肝部双重血供,所以肝脏是超声造影的最佳器官,提高了超声造影诊断水平。而且超声造影相对于其他检测仪器更具有优势:第一,造影剂使用量小且成分主要是惰性气体,短时间内就能从肺部排出,不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对于本身就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这种方法更具安全性。第二,通过观察灌注后的病灶变化可了解病灶的动态和特征,增强CT在这方面因病灶持续时间和增强时间差异较大,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第三,操作简单易行。第四,操作不需要额外过敏试验。超声影像和增强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和正确率都比较相似,但是由于占位性病变的造影表现比较复杂,给鉴别确诊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是因为造影剂浓度的快速变化,加上病灶过小,影响造影效果,需再次造影[3],必要时需另外做穿刺活检来证实。综上所述,超声造影在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能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信息,在临床上是值得推荐的。
4 参考文献
[1] 马 棣,钱林学.超声造影及其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12(4):240.[2] 吴鸣宇,蔡 兵,吴鹏西,等.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学,2011,6(39):341.
[3] 李娅琳,耿嘉蔚,陶 健,等.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70例诊断的临川价值[J].重庆医学,2011,9(40):2511.
[收稿日期:2014-02-18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