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高频超声在微小甲状腺癌显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4-09-28 浏览次数:1140次
甲状腺微小癌是指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直径<10 mm的甲状腺癌结节,占甲状腺癌的比例为5%~35%,具有隐匿性、临床发现难的特点,临床上甲状腺微小癌的检查方法有很多,MRI及 包括放射性核素扫描、CT及高频彩超等[1]。观察研究彩色高频超声在微小甲状腺癌显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疑似甲状腺微小癌(含门诊健康筛查发现后入院)住院患者68例,男30例,女 38例,年龄21~69岁,平均(45.5±3.5)岁,病程数天~数年。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入选标准:①患者均经X线检查与体格检查符合疑似甲状腺微小癌诊断标准。②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③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者或血小板功能异常者。④患者共有可疑病灶137个,肿瘤直径大小<10 mm。⑤患者自愿参与该试验。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试验组患者给予彩色高频超声检查,探头频率 5~12 MHz,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进行高频彩超扫查,反复从不同角度进行扫查,如横切面扫查、纵切面扫查与上下缓慢滑行扫查,观察有无病灶、并记录病灶的大小、部位、形态、纵横比、边界、回声、钙化数量与大小和甲状腺整体的血流情况包括病灶内部的血流分布情况、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与双颈部淋巴结情况;对照组患者给予颈部CT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结果。
1.3 观察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记录两组患者的检测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临床上广泛应用高频彩超检测,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增多,其微小癌的检出率也逐渐上升。很多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甚至终身不发病,故被称之为隐匿癌,但也有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患者,约占30%,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与生存率[3]。有研究指出颈部CT可做到多方面多层面观察判断病灶较大的肿瘤,但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方面,其敏感性较低,容易造成漏诊误诊[4];彩色高频超声检查探头频率在5~12 MHz之间,其穿透力差,但分辨力强,故能够清晰显示浅表组织微小病变及浅表组织低流速的血流信号与病灶内血流分布状况,并随着临床广泛应用与经验的积累,对甲状腺微小癌检出率也在不断增加,其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检查手段,可通过病变的形态、边界、回声、血流分布以及钙化情况对微小病灶进行评价,其中边界模糊、病灶内微小钙化点,见图1~2,及血流动脉阻力指数超过 0.7特异性高。经实践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的恶性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对微小甲状腺癌检测采用彩色高频超声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采用CT检查,更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综上所述,在微小甲状腺癌显像中采用彩色高频超声检查简单方便、无放射性,早发现、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很好地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许 强,徐晓云,黄星星,等.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杂志,2011,17(11):315.
[2] 陈羽冰,张建军,梁 泉.探讨分析彩色高超对甲状腺微小癌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16(8):162. [3] 龚丽丽,李思源,王 洁.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研究报道[J].医学杂志,2010,21(13):718.
[4] 赵一菲,韩 凤,付智佳,等.分析研究彩色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3(15):963.
[收稿日期:2014-05-13 编校:潘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