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探讨X线、CT及MR三种影像诊断技术对肩锁关节脱位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4-10-08  浏览次数:1202次

肩锁关节脱位是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关节脱位疾病,其发病率占整个肩部创伤的的12%,占全身关节脱位发病率的3% [1]。肩锁关节脱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活动,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若临床医生可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治疗,对患者的治疗及恢复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目前对于诊断关节脱位的主要依据为影像学诊断,其主要包括普通X线、多排螺旋CT和 MR三种影像学诊断技术[2]。探讨X线、CT和MR三种影像学技术对肩锁关节脱位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肩锁关节脱位患者75例,男39例,女 36例,年龄35~52岁,平均43.5岁。在75例患者中有40例为右侧肩锁关节脱位,另35例患者为左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致伤脱位后2~5 h内到医院就诊,致伤原因为:跌伤30例,交通事故25 例,高空坠落10例,砸伤10例。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了X线、CT 和MR三种影像学检查。

1.2 影像学方法 1.2.1 X线:患者受伤内的24 h进行普通X线检查,患者在接受检查时选择适当的方式,必要时可采用特殊体位接受检查[3]。摄影体位主要有:标准肩关节前后位,可补摄较低曝光条件,应力前后位,患者直立通过患者双手负重,肩关节外旋双上肢肌肉放松,然后摄取肩关节前后位。 1.2.2 CT检查:患者在受伤内24 h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接受检查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体位,通过GE LightSpeed VCT行薄层扫描并传送到AW 4.5工作站,再行三维重建成像技术等,观察肩锁关节的对应关系,对喙锁间隙及肩锁间隙进行精确的测量,同时可显示周围软组织征象。 1.2.3 MR检查:患者在受伤1周内进行MR检查,均采用 SIEMENS AVANTO 1.5T磁共振扫描,采取仰卧中立位或者轻度外旋位,常规使用肩关节线圈或颈线圈进行扫描,分别扫描横断面、斜冠状面、斜矢状面,并适当采用脂肪抑制技术。

2 结果

接受检查的75例患者,有出现肩锁关节间隙增宽的影像73 例,其中为应力平片受伤一侧肩锁骨较健康一侧宽大70例患者,其中肩锁增宽较小的3例患者;出现喙锁关节间隙增宽的影像的 68例患者,Ⅱ型13例,Ⅲ型47例,Ⅴ型8例;2例患者出现喙锁间隙变窄的影像为Ⅳ型;出现锁骨远端高于肩缝患者54例,其中10 例为Ⅱ型,8例为Ⅲ型;出现锁骨上缘与肩缝外上缘自然弧线不连续的患者6例。X线、CT和MR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可见结果相比较的相关数据见表1。

3 讨论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在患者受伤初期及早的诊断出患者伤情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传统的诊断方式为X线检查,其可较为直观的显示患者的骨质受损情况,但是不能发现患者软骨及周围软组织、韧带等的受损情况,单纯通过X线检查不能准确地判断肩锁关节脱位的情况。CT检查在肩锁关节脱位中能反应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的受损情况,同时还可显示关节囊内积液及周围软组织肿胀情况,但在诊断韧带受损情况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MR检查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诊断上明显优于X 线检查和CT检查,其特有的性能很好的克服可X线和CT的局限性,提高了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准确性及敏感性。在目前临床中 MR检查为肩锁关节脱位诊断的可靠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4 参考文献

[1] 包 磊,姚伟武,辛鸿婕.肩锁关节脱位的影像对比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2):11.

[2] 余佩君,华正权.探讨X线、CT及MR三种影像诊断技术对肩锁关节脱位诊断价值[J].中国影像医学,2014,31(1):105.

[3] 郑雪松,于艳丽.肩锁关节脱位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2,3(14):222.

[收稿日期:2014-04-20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