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征象显示情况分析及应用价值探讨
发表时间:2014-06-10 浏览次数:1271次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免疫疾病[1]。该病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炎性反应及免疫反应有关[2],以青年男性多见。临床上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骶髂关节改变,本症早期阶段血液指标、体征等无特异性变化,因而常规检查难以检出,并具有多种病变表现方式,极易造成误诊。如不能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病变发展到脊柱强直、髋关节病变,致残率较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更新,多层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分别用DR及多层螺旋CT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该病进行了综合诊断,并比较其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97例,其中男59例,女38例。患者年龄16~63岁,平均(25.7±4.6)岁。病程2个月~21年,平均(5.9±4.6)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腰部及骶髂部疼痛,晨起有僵硬感,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及间歇性跛行。实验室检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91例,血沉增快86例,抗“O”和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97例患者均在入院2 d内进行普通X线及螺旋CT检查,并依据影像学表现,做出准确诊断,并全部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3]。
1.2检查方法:X线检查:采用意大利OPERA T2000型DR机,拍摄腰椎正侧位片及双侧骶髂关节斜位片。CT检查:采用美国GE Brightspeed Elite select 16排螺旋CT机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包括髂嵴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以层厚2.5 mm,间距2.5 mm,进行连续轴位容积扫描。分别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骨窗窗宽1 400 Hu,窗位400 Hu;软组织窗宽200 Hu,窗位40Hu。影像诊断均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及副主任以上医师进行综合分析及诊断。
1.3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修订的纽约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4]。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Ⅰ级:为疑似病例,CT图像显示骶髂关节面毛糙,局灶性骨质疏松;Ⅱ级:为轻度异常者,CT可见骶髂关节面模糊及微小侵蚀性病变,出现局限性骨质增生硬化或疏松,关节面下微小囊变,关节间隙无明显增宽或变窄;Ⅲ级:为中度异常者,在Ⅱ级病变的基础上出现骶髂关节软骨下明显的骨质侵蚀破坏、囊变,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部分关节强直;Ⅳ级:为重度异常者,关节严重骨质增生硬化、破坏,关节完全融合强直,关节间隙消失。
1.4统计学方法: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数据差异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研究97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螺旋CT检查结果0级病变0例,占0%,Ⅰ级病变24例,占24.7%,Ⅱ级病变38例,占39.2%,Ⅲ级病变20例,占20.6%,Ⅳ级病变15例,占15.4%,DR检查结果分别为15例(15.5%)、13例(13.4%)、25例(25.8%)、24例(25.8%)和20例(19.6%),两种检测方法比较,0级、Ⅰ级、Ⅱ级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Ⅳ级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DR与螺旋CT检查对AS各种影像学表现的比较:CT显示关节面侵蚀81例(83.5%),关节面下骨质囊变63例(64.9%),骨质增生硬化65例(67.0%),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21例(21.6%),其比例均明显高于DR平片组的57例(58.7%)、39例(40.2%)、53例(54.6%)和4例(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关节其他指标的诊断方面,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1、2。说明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比DR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等[5]。本症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而且是关节病变早阶段的主要表现。其早期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关节滑膜的炎性反应,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继而使关节软骨的破坏及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盘的钙化,最终导致骨性强直。如果只依据临床表现及血液学检查很难明确诊断,X线平片、螺旋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阶段主要累及关节前下部滑膜组织,多以髂骨侧改变明显[7]。随着病情的恶化,病变可累及关节的骶骨面。由于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可以出现关节间隙的增宽,最后,由于骨质增生、骨桥形成,关节发生强直。本研究结果表明,DR与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0级、Ⅰ级和Ⅱ级的诊断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0~Ⅱ级病变中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精确性,在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病变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但是对于Ⅲ级和Ⅳ级病变的诊断中,两者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差别不大。因此,在临床上,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用DR检查即能确诊,同时可以使用螺旋CT辅助骶髂关节分级。对于早期的强直性脊柱炎及疑似病例则要根据CT特征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做出准确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只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维持患者关节的正常功能,防止关节变形,避免致残[8]。
多层螺旋CT采用薄层高分辨率容积扫描,具有良好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能够清楚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及早发现早期的关节面模糊、毛糙及反应性骨质硬化改变,充分显示中晚期骶髂关节面下小囊变区及其他骨质的异常变化。并能够从多个角度显示关节间隙的改变[9]。本研究分别用DR及多层螺旋CT检查,充分显示了骨关节病变的各种影像学表现。研究结果发现,CT显示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骨质增生硬化、椎旁韧带钙化和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的比例均明显高于DR组,CT检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关节其他指标的诊断方面,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螺旋CT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比DR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0-11]。
综上所述,DR对AS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检出率和各种征象的显示方面较DR具有极大的优势。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有利于认清征象,不过对于一些骶髂关节炎只能起提示作用,需密切结合临床,可以做出AS诊断[12]。但是,CT诊断较早期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仍具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完全检出病变,因而,在临床上需要其他手段来辅助诊断。
4参考文献
[1]张瑞明,郝德峰,耿喜娥.CT与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程度上的不同表现[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97.
[2]洪伟.X线平片和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59.
[3]俞志中,何亚群,刘茂林.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27.
[4]雷振,李羽佳.多层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2):4032.
[5]丁建林.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11(6):804.
[6]宋传顺.低剂量64层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1):117.
[7]蔡磊.螺旋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0):89.
[8]沈琰临,杜迅,任天丽.中老年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93.
[9]黄科峰,范晓强,黎颖,等.能谱CT单能量成像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影像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6):1329.
[10]侯志雄,蓝华,吕集盛.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662.
[11]亓立勇.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20):49.
[12]马晓峰.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理改变与CT影像学表现[J].吉林医学,2010,31(33):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