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

发表时间:2014-06-09  浏览次数:1095次

  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或emer-gence delirium, EA)定义为麻醉苏醒期出现的意识和行为分离的精神状态,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出现不适当行为,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影响手术成败甚至造成意外伤害。现今微创手术发展迅速,而关于这类手术患者EA的研究尚少。  本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重点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EA的危险因素及各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纳人标准:选择我院全身麻醉下施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ASA工或11级,所有患者术后30 min内按镇静躁动分级法评分(1分,不能唤醒;2分,非常安静,难以唤醒;3分,安静,可唤醒;4分,平静并且合作,容易醒;5分,躁动;6分,非常躁动;7分,危险躁动),评分>4分(评分一4分为不躁动,评分>4分为躁动)者纳人本研究。有精神神经疾病和相关家族史、有慢性疼痛病史、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有吸毒病史,术后30min内按镇静躁动分级法评分,评分为4分以下的患者(即:嗜睡,难以唤醒)者予以排除。  观察指标  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史、术前用药、利多卡因、激素、咪达哩仑、不同种类的镇痛药(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肌松药拮抗药的使用与否、手术时间、手术性质(急诊、择期)、导尿管的放置、麻醉维持方式、吸附器的使用与否等1}项指标。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 0统计软件包,对收集的所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行丫检验,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中,选PG0. 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最终纳人研究的患者计75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0例。年龄16一8《中位数}3)岁,发生躁动‘? 3例C30. 700),未发生躁动}2例(69. 300)。手术类型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及腹腔镜宫外孕术等(所有手术均选择CO:腹腔充气,气腹压力毛15 cm H20,气腹持续时间毛2 h,P}1-C02簇45 mm Hg)。腹腔镜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了15个研究因素与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关系(单因素的赋值),得出两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即吸附器的使用、麻醉维持方式;其他13个研究因素性别、年龄、体重、手术史、术前用药、利多卡因、激素、咪达哇仑、镇痛药(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肌松药拮抗药、手术时间、手术性质(急诊、择期)、导尿管放置与躁动的发生无显着相关性。意义不大、不构成对比分析的项目未予列出。腹腔镜患者苏醒期躁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把两个有意义的单因素变量(吸附器的使用、麻醉维持方式)进行多变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筛选采用逐步回归向前法,校正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麻醉维持方式(吸人麻醉)与躁动的发生显着相关(尸G0. 05),其余因素与躁动发生无显着相关(表1)  讨论  由于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较多u-,本研究中选择了15项研究因素,而样本量仅75例,这种情况下,为了让研究结果更加可靠,我们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一部分变量,将有意义的变量放人方程中再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全凭吸人麻醉术后躁动发生率高,较全凭静脉麻醉者危险高达21倍(OR值20. 69.关于腹腔镜术后EA的发生率,本项为30. 7 0 o(样本75例),此外目前国内报道为22.500(样本1 000例尸〕,国外报道有39.200(样本153例户口,总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本研究发现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着升高。关于麻醉方式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目前也有一些相似的研究结果:在一项关于200例脑磁共振检查的儿童研究中,Nakayama等井一发现:与七氟醚相比,丙泊酚降低了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且与年龄无相关性。Bryan等rJ提示:丙泊酚全麻组较七氟醚全麻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显着降低,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有研究人员通过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小儿七氟醚全麻过程中辅以丙泊酚1 mg/kg,可显着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6!,说明静吸复合麻醉可以减少全凭吸人麻醉EA的发生率。关于七氟醚等引起躁动的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有观点认为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时间迅速,而中枢恢复时间不一,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而皮质下中枢已恢复兴奋,出现中枢局灶化敏感,这种功能完整性的缺失影响患者对感觉的反应和处理能力。另外不同的吸人麻醉药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也不一。几项比较使用氟烷和七氟醚后躁动发生率的研究表明:七氟醚麻醉可导致更高的躁动发生机会,但具体的机理不清楚川。而异氟醚则被发现小儿全麻术后的躁动与七氟醚有相似的发生率C87,此外有学者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得出吸人七氟醚麻醉诱导后,以地氟醚维持麻醉,较使用七氟醚维持者术毕拔管时间缩短,躁动的严重性降低四。EA的发生率高、危害大,临床麻醉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量选择躁动发生率较低的麻醉方式及药物。本文因分析例数尚少,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鲍杨,史东平。封卫征。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研究进展。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83-184.  [2]邓立琴,丁风兰,刘红。全麻术后躁动225例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6 }-16 7.  [3]Bohner H, Friedrichs R, Habel U. Delirium increases morbidi-ty and length of stay after vascular surgery operations. Resultsof a prospective study. Chirurg,2003, 74(10):931-936.  [4]Nakayama S,Furukawa H,Yanai H. Propofol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emergence agitation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as wellas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 comparison with sevoflurane. JAnesth,2007,21(1):19-23.  [5]Bryan YF, Hoke LK, Taghon TA,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comparing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in children  undergoingMRI scans. Paediatr Anaesth, 2009 ,19 <7) : 672-681.  [6]Abu-Shahwan I. Effect of propofol on emergence behavior inchildren after sevoflurane  general  anesthesia. Paediatr  An-aesth,2008,18(1):55-59  [7]Kuratani N. Emergence agitation in pediatric anesthesia. Ma-sui. 2007, 56 C5):554-559.  [8]Meyer RR, Munster P, Werner C, et al. Isoflurane is associat-ed with a similar incidence of emergence agitation/delirium assevoflurane in young childr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Paediatr Anaesth, 2007, 17(1):56-60.  [9]Mayer J, Boldt J, Rohm KD,et al. Desflurane anesthesia aftersevoflurane inhaled Induction reduces severity of  emergenceagitation in children undergoing minor ear-nose-throat surgerycompared with sevoflurane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AnesthAnaIg,2006,102(2):400-404.  (收稿日期:2012 - O1一1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