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4-04-24 浏览次数:966次
采取镇痛效果好、干扰小、不良反应少和术后清醒快的麻醉方法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措施[1]。氯胺酮是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常用药物,它的麻醉效果较好,对小儿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干扰小,但药物剂量增加后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不宜单独用于小儿手术麻醉[2]。为探讨联用药物的麻醉效果,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对2011年4 月~2013年6月择期手术的患儿进行麻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3年6月入我院择期手术的9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ASA为Ⅰ~Ⅱ级,包括28例骨科手术,25例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19例唇腭裂修补术,15例尿道下裂修补术,11例睾丸下降固定术。手术时间20~100 min。年龄9个月~10岁,平均(4.65±2.89)岁,体重7.0~32.4 kg,平均(17.56±6.88)kg。按就诊顺序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术前:上述患儿均肌内注射地西泮(0.2 mg/kg,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批号130711),阿托品(0.02mg/kg,浙江瑞新药业,批号130612)。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使用PKL液行麻醉诱导,该混合液由100 mg氯胺酮(陕西正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批号130523)、60 mg异丙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0723)和40 mg利多卡因(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0815)调配而成,共10 ml,对照组仅使用氯胺酮(2 mg/kg)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观察组使用微量泵按0.3~0.5 ml/(kg·h)的标准匀速输注PKL液行麻醉维持,对照组则按3~5 mg/(kg·h)的标准匀速输注氯胺酮行麻醉维持。上述患儿均于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用药,术中酌情增减药量。
1.3 观察指标:使用多功能监测仪对患儿的HR、MAP等指标进行监测,观察并记录患儿发生不良发生的例数和类型。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时点两组患者的HR和MAP变化情况对比见表1。
表1 各时点两组患者的HR和MAP变化情况对比(x ± s)
指标 组别 给药前 诱导后 术中 手术结束时
HR (次/min) 观察组 96.4±10.4 99.6±10.5 101.5±11.3 99.0±9.5
对照组 95.5±11.4 114.3±16.0① 115.3±13.1① 113.8±12.4①
MAP (mm Hg) 观察组 83.9±8.2 88.9±9.0 90.1±5.1 88.4±9.5
对照组 83.7±7.6 99.4±8.0① 98.5±6.4① 97.2±9.3
① 注:与给药前比较,①P<0.05;1 mm Hg=0.1333 kPa
3 讨论
氯胺酮属于苯环已哌啶的衍生物,其麻醉、镇痛、镇静等药理作用均十分显著,目前在临床麻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小儿手术麻醉的常用药物之一[3]。但应用这种药物后患儿在苏醒期会发生躁动、梦幻等不良反应,术后恶心的发生率也较高,并且随着药量的蓄积,该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还会随之增多。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上常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来进行手术麻醉。异丙酚可抑制交感神经,是一种短效但起效迅速的静脉麻醉药,与氯胺酮联合使用可显著减少单用氯胺酮时发生的不良发生,同时还可起到降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但这两种药物联用时镇痛效果不理想。复合利多卡因可有效增强氯胺酮的麻醉效果,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该药还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显著减轻因注射药物而产生的疼痛,三药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本次研究显示,与给药前比较,对照组诱导后、术中、手术结束时等时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值明显上升,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小儿手术麻醉中应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4 参考文献
[1] 黄庆清,林 钗,蒋润年,等.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40例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2):121.
[2] 蒋 铭,沈园园.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89.
[3] 张月群.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132.
[收稿日期:2013-11-30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