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06  浏览次数:702次

赵诚 田志海 416000湖南吉首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摘 要: 目的:比较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择期耳鼻喉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七氟醚组)和B组(常规芬太尼和七氟醚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吸入七氟醚,待小儿入睡后开放静脉,注射异丙酚、维库溴铵、咪唑安定,以及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维持采用吸入七氟醚,以及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分钟、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苏醒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使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患儿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苏醒拔管时间均明显快于芬太尼七氟醚组(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七氟醚结合瑞芬太尼的使用,使小儿麻醉从诱导到苏醒更加安全可控。

  关键词: 七氟醚,瑞芬太尼,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小儿麻醉

七氟醚因为血气分配系数低能迅速达到需要的麻醉深度,诱导平稳、顺畅、快速停止吸入后很快经呼吸道排出体外,麻醉苏醒迅速,无药物体内蓄积,免除注射疼痛等很多优点,成为了目前最接近理想需要的吸入全身麻醉药。本文旨在观察七氟醚合并使用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常规应用于小儿麻醉时采用哪种阿片类镇痛药更好,以利于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资料与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耳鼻喉手术的小儿40例,年龄2~9岁,体重10~26kg。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七氟醚组(A组,n=20),和常规芬太尼和七氟醚组(B组,n=20),每组20例,两组在体重、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麻醉方法:两组均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01mg/kg。两组应用循环回路诱导,先用8%七氟醚通入回路3~5分钟,堵塞面罩出口,挤空呼吸囊几次,使呼吸回路内充满麻醉气体,再将准备好的呼吸回路上的面罩放在患儿面前,保持密闭,让患儿做深呼吸(哭闹小儿直接扣住面罩),吸入8%的七氟醚,氧流量为8L/分。入睡后开放静脉。A组静注咪唑安定0.1mg/kg,瑞芬太尼1&mu;g/kg,丙泊酚1mg/kg,卡肌宁0.5mg/kg。面罩加压给氧1~2分钟后插入气管导管,行控制呼吸。维持以七氟醚1%~2%,瑞芬太尼0.25&mu;g/(kg&middot;分),卡肌宁5&mu;g/(kg&middot;分)静脉泵注,手术结束前5~10分钟停止静脉泵药。B组静注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1mg/kg,芬太尼2.0&mu;g/kg,卡肌宁0.5mg/kg,麻醉维持以1%~2%七氟醚吸入及卡肌宁5&mu;g/(kg&middot;分)静脉泵注,芬太尼0.03&mu;g/(kg&middot;分)持续静脉泵入。两组病人于术毕前20分钟均停七氟醚,术毕后分别停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自主呼吸恢复平稳、SPO2>95%时吸净气管内、口腔和咽喉部分泌物后,拔除气管导管。

监测:分别记录患儿入室后、诱导前、诱导后1分钟、气管插管后2分钟、5分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连续观察MAP、HR、SPO2、术毕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苏醒拔管时间及躁动情况(以停药至哭闹为苏醒时间),记录患儿苏醒期并发症例数。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计量资料以(X&plusmn;S)表示,组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麻醉时间比较:麻醉时间分别为110&plusmn;15.3分钟和114&plusmn;12.5分钟,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诱导后1分钟、插管后2~5分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A组患儿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而B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

两组术后苏醒及恢复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有差异,A组少于B组(P<0.05)。而躁动方面B组少于A组(P<0.05)。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在麻醉诱导时,采用七氟醚面罩吸入,患儿均容易接受,安静合作(除个别年龄小的患儿外)。诱导后两组MAP和HR均有短暂降低(P<0.05),插管后2~5分钟,芬太尼七氟醚组、瑞芬太尼七氟醚组的MAP和HR均增加(P<0.05),但是芬太尼七氟醚组增加显著。这可能是瑞芬太尼和七氟醚能快速有效地达到所需的麻醉深度有关。术中两组的MAP和HR均较平稳。麻醉苏醒的比较方面,芬太尼七氟醚组术毕清醒时间明显长于瑞芬太尼组,主要因为芬太尼起效迅速,但在体内代谢较慢,维持时间30~60分钟,消除半衰期4.2小时,术毕停药30分钟,其血浆浓度仍在镇痛浓度范围[1];而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短效&mu;受体激动剂,在人体内1分钟左右迅速达到血脑平衡,能迅速被肝外组织和血液中非特异酯酶水解代谢,代谢率3~5分钟,消除半衰期10~20分钟,因此,半衰期极短,具有起效迅速、镇痛作用强、恢复迅速、无蓄积等优点[2]。瑞芬太尼七氟醚组患儿出现苏醒期躁动明显多于芬太尼七氟醚组(P<0.05),这可能与患儿术后疼痛有关,瑞芬太尼停药后血浆浓度很快下降,患儿短时间后就会感到疼痛,术者均在停药时适当给予曲马多予以镇痛[3]。芬太尼组患儿拔管后出现上呼吸道梗阻、拔管后SPO2<90%和苏醒期延迟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主要因为小儿带管时间长喉头水肿及腹壁肌张力增高等原因,这对小儿术后麻醉早期苏醒和安全极为不利。

综上认为,七氟醚合并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麻醉有着明显优势,增加了小儿麻醉的安全与可控性[4],儿童吸入七氟醚能安静开放静脉,避免穿刺及丙泊酚注射痛,同时七氟醚吸入麻醉的广泛应用,结合短效可控性强的静脉麻醉药物,能更好的取长补短,为临床麻醉工作在各种麻醉方法上提供了可靠地平台。

参考文献

1 耿志宇,宋琳琳,许幸,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14.

2 刘海涛,康荣田,韩建民,等.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麻醉下室间隔修补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变化.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

3 郎堡,王伟芝.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用于小儿气管插管.中国实用医药,2009,29. 4 陈宏.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西部医学,2009,1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