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机内部回路消毒前后细菌学观察
发表时间:2012-08-15 浏览次数:728次
作者:甘峻柠,张旋,龙胜华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通过对麻醉机内部回路消毒,降低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3年—2008年全身麻醉术中使用麻醉机的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使用ZJXDⅠ型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回路消毒机消毒的麻醉机和未进行内部回路消毒的麻醉机,对麻醉机内部回路进行细菌学观察。[结果]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率为4.27%,明显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14.76%(P<0.01)。[结论]使用ZJXDⅠ型多用途医用仪器内部消毒机对麻醉机内部回路进行消毒,可有效降低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 麻醉机;内部消毒;肺部感染
近年来,因全身麻醉各方面优点的突出,气管插管也随之增多,同时医院肺部感染常发生于手术后的医源性感染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病人肺部感染率仍然维持较高的水平,麻醉机进行气管插管是全身麻醉是目前医院手术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也是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分析我科室2003年—2008年不同消毒法(使用ZJXDⅠ型多用途医用仪器,不使用仪器,使用常规消毒)消毒的麻醉机后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并进行了观察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科室2003年—2008年使用麻醉机进行气管全身麻醉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消毒方法分为使用ZJXDⅠ型多用途医用仪器和常规消毒法。对照组进行麻醉机抽样176台次,该阶段应用麻醉机及其配件施行全身麻醉手术病人2 811例;观察组进行麻醉机抽样236台次,该阶段应用麻醉机及其配件施行全身麻醉手术麻醉机3 184例。对麻醉机风箱、呼吸囊、螺纹管、气管导管进行细菌学检测,并计算两组的麻醉机及其配件的细菌污染菌种和污染率;同时调查应用相关麻醉机及其配件全身麻醉术后病人肺部感染发生例数及其感染菌种,分析不同消毒方法对麻醉机细菌污染与术后病人肺部感染的相互关系。
1.2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术前检查无肺部感染,未用预防性抗生素;术后3 d后出现以下情况之四者诊断成立:白细胞(WBC)>15×109/L;体温>38 ℃;出现咳嗽、咳痰;听诊有肺部啰音;X线片提示肺炎。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不同消毒方法麻醉机及其回路的细菌污染情况表2 两组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3 讨论
随着对全身麻醉技术不断深入的研究,全身麻醉各方面优点的不断突出,所以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也随之增多,同时医院肺部感染常发生于手术后的医源性感染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病人肺部感染率仍然维持较高的水平,大多数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的病情都相对较重,慢性和恶性基础病发病比例也相对很高,一些重症病人昏迷卧床时间以前就已经很长、已经使用过大量抗生素类药物。如果再因为使用麻醉机而患肺部感染,结果不仅严重影响后期治疗,还大大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增加病人没必要的经济支出,手术后全身抵抗力差,手术打击后使肺部感染易感因素也大大增加。还有一些人为因素,如在全身麻醉手术插管、吸痰及麻醉机应用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对直接接触病人的部分如气管插管、吸痰管、牙垫、面罩等为一次性用品或消毒不合格,但对于喉镜及一些非直接接触病人的部分如麻醉机、螺纹管、气囊等消毒不够,其表面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的体液、分泌物以及呼出空气,都会形成细菌生长、各种气管插管的死腔都是繁殖的良好场所,可导致致病菌的滋生[1,2]。本研究相关性探讨的结果表明,麻醉机是一个很易受到病人污染的医疗用品,可能成为一个医源性交叉感染源,造成人与麻醉机交叉污染,这些都是导致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手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做好麻醉器材的消毒和麻醉机的定期消毒,都能够大幅度降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手术后并发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几率。经以上相关性探讨使用ZJXDⅠ型毒法,能有效减少结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感染率,方法肯定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超,张亚英,沈黎,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4.
[2] 林一雄,柯丽军,蔡建荣,等.麻醉机回路内细菌过滤器检测报告[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1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