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氯胺酮合剂复合异丙酚全身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6-16 浏览次数:458次
作者:罗宝林 孙琳 刘延青 作者单位:100070 北京市丰台医院南院麻醉科(罗宝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孙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麻醉科(刘延青)
【关键词】 利氯合剂;异丙酚;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小儿外科手术
小儿麻醉多年来一直寻求一种诱导快、术中镇静镇痛完全、易控制、术后清醒快、不躁动的麻醉方法,使小儿手术安全性提高[1]。笔者采用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氯胺酮合剂,分次辅助异丙酚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981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共有981例择期手术患儿接受了利氯合剂复合异丙酚全身麻醉。男852例,女129例;年龄60 d~14岁,平均年龄7岁;体重4~55 kg,平均体重29 kg。其中腹股沟斜疝296例,睾丸鞘膜积液44例,交通性鞘膜积液72例,隐睾138例,尿瘘修补16例,包茎55例,隐匿性阴茎31例,睾丸肿瘤15例,肌性斜颈85例,体表肿物33例,多指(趾)164例,胫骨骨疣6例,低位甲状舌骨瘘14例,脐茸12例。手术时间10~90 min,平均手术时间50 min。
1.2 方法
麻醉药配方:利多卡因100 mg + 氯胺酮100 mg + 东莨菪硷0.3 mg混合,以下简称利氯合剂。患儿在病房内建立静脉通路,带入手术室,能配合的患儿,清醒状态下常规消毒铺巾。手术开始前以1 ml /10 kg利氯合剂静脉推注入睡后开始手术。根据手术时间分次以1~2 mg/kg异丙酚辅助完成手术。对不能合作的患儿入室后以2~3 mg/kg异丙酚静脉推注使患儿安静入睡。根据手术时间的长短,分次静脉推注异丙酚维持麻醉。
2 结果
981例中顺利完成手术944例。出现麻醉不良反应37例,其中唾液增多13例,占1.3%;四肢肌肉震颤4例,占0.4%;术中咳嗽11例占1.1%;一过性呼吸抑制9例,占0.9%。麻醉和手术期间心律平稳,血压无升高。患儿入睡快,镇痛完全,不躁动。术后清醒快,麻醉清醒时间10~ 45min,平均清醒时间27 min。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3.1 静脉麻醉
与吸入麻醉相比,静脉麻醉起效迅速,无痛苦,对呼吸道无刺激,简便易行。氯胺酮是小儿静脉麻醉最为常用的药物,而单纯使用氯胺酮不良反应突出[2]。因此临床上以联合用药为主。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不良反应难以避免,如口腔分泌物明显增多,胃内压增高,恶心呕吐及锥体外系兴奋症状,呼吸抑制,循环系统也有不同程度影响。而且由于氯胺酮易蓄积,随着剂量的增加,其不良反应也越发明显,危险性相应增加,因而降低氯胺酮的总体用量在小儿麻醉中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单次剂量的氯胺酮不足以提供较长时间的镇痛作用,合用利多卡因明显减少了氯胺酮的总剂量。另外,氯胺酮与利多卡因混合给药可明显延长作用时间[3]。异丙酚是一种麻醉诱导起效快,术后苏醒快的新型静脉全麻药,但其镇痛作用弱[1-4]。以异丙酚复合利氯合剂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不但能提供完善的镇痛作用,而且术后10~45 min患者即可清醒(平均27 min)。静脉麻醉联合用药可克服单一用药的药物剂量过大、易出现药物中毒等多种缺点。
3.2 静脉麻醉的不良反应
少数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追加东莨菪碱、阿托品等药物可使分泌物减少。术前若患有呼吸道炎症者易诱发咳嗽,如非急诊抗炎后择期手术,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注射速度快是引起呼吸抑制的关键,故应缓慢注药。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做好小儿外科手术麻醉的基本条件[1]。
3.3 恶性高热
患有神经肌肉疾病患儿麻醉期间发生恶性高热的危险性增高,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和肌松药等。全凭静脉麻醉是否减少恶性高热的发生,有待今后研究。
综上所述,利氯合剂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具有诱导快,术中镇静镇痛完全、易控制、术后清醒快、不躁动的优点,是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廖永强,张曙,石海燕,等.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中小手术中的应用.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3839.
2 宋立新,陈娟娟.氯胺酮伍用利多卡因用于小儿麻醉.海南医学,2004,15 :83.
3 廖历兴,陈聪.氯胺酮-异丙酚等不同复合用药方法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比较,河北医学,2006,12:129130.
4 Goh PK,Chiu CL,Wang CY,et al.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mparison of ketaminepropofol,fentanylpropofol and propofolsaline on homodynamic and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sertion conditions.An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2005,33:2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