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发表时间:2010-10-27  浏览次数:425次

  作者:陆永红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 目的 探寻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安全、稳定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76例需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75天~3岁患儿行全身麻醉,先肌注氯胺酮4~8mg/kg,后静推γ-羟丁酸钠40~50mg/kg、地塞米松2.5~5mg、异丙酚2mg/kg。10min后予0.5%~1%丁卡因喷喉麻醉。结果 患儿安静,置镜从容,下颌肌肉松弛,满足术者要求,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四种麻醉药物联合应用使患儿迅速进入平稳麻醉状态,适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关键词】 婴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

  气管异物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异物取出危险性极大,小儿呼吸道直径较狭小,而呼吸道异物直接阻塞呼吸道,异物刺激致气管黏膜炎症水肿,分泌物增多,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塞,导致呼吸困难和缺氧。由于麻醉和手术用同一呼吸道,术中要求镇静、镇痛、有一定的肌松,还需保留自主呼吸,术中常发生缺氧,给麻醉处理带来困难。我院2000~2008年共收治76例婴幼儿气管异物,现就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例患儿,ASAⅡ~Ⅳ级,年龄75天~3岁,体重6~18kg,病程30min~72天。异物种类:西瓜子36例,花生仁21例,葵瓜子8例,米粒3例,塑料异物2例,甘蔗渣、柚子籽、辣椒、保济丸粒、马蹄皮、茶子壳各1例。异物的位置及例数如下:声门下21例,主气管11例,右支气管32例,左支气管12例。术前有Ⅱ度以上呼吸困难50例,占65.79%。X线异常39例,占51.32%。

  1.2 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禁水6h。手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苯巴比妥2mg/kg。在手术室门口候诊室(亲人身旁)肌肉注射氯胺酮4~8mg/kg,或者直接开放静脉推注1~1.5mg/kg氯胺酮。入睡后进入手术室面罩吸氧,逐项静推以下药物:γ-羟丁酸钠40~50mg/kg、地塞米松2.5~5mg、异丙酚2mg/kg。10min后下颌松弛,即可用麻醉咽喉镜暴露咽喉部,用自制喷雾器以0.5%~1%丁卡因(1mg/kg)分别行会厌周围及气管内2次表麻,稍后用支气管镜插入做异物取出。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变浅时静注异丙酚1~2mg/kg,氯胺酮1mg/kg至麻醉满意。

  1.3 术中监测和处理

  插入支气管镜后从镜侧孔持续给氧,血氧饱和度(SpO2)<90%经侧孔辅助呼吸,如缺氧仍得不到改善或者出现呼吸暂停,退出支气管镜,面罩加压供氧控制呼吸,缺氧改善后再行操作。术中常规监测BP、ECG、HR、SpO2。手术结束时嘱手术医生充分吸尽呼吸道分泌物后用面罩吸氧。待小儿清醒,SpO2>95%送回监护室。

  2 结果

  此麻醉方法顺利完成手术,患儿少动,置镜从容,下颌松弛,满足术者要求。手术时间15~45min,术后25~40min内清醒。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全组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平稳麻醉的重要性

  由于婴幼儿常常伴有紧张、恐惧、心理脆弱,如没有平稳的麻醉、舒适的条件做基础,取出异物过程将造成置镜困难、喉痉挛、喉水肿以及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反应,甚至心跳骤停。以致对患儿气管、支气管黏膜造成医原性损伤,引起严重并发症[1]。小儿不能合作,哭闹,躁动挣扎加重呼吸困难,机体缺氧。资料表明患儿在哭闹深吸气时肺内压-4~-6.7kPa,挣扎憋气时肺内压上升达6.7kPa,气管内瞬间快速气流会造成将夹持的气管异物移位、脱落。给取出增加困难和危险。静脉全麻保留呼吸,充分氧供,维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手术快捷成功的关键。

  3.2 四种麻醉药的优势互补

  氯胺酮静注30s~2min,肌注1~3min发挥作用,小儿入手术室前在亲人身旁注射,患儿很快安然入睡,未见呼吸抑制、缺氧加重现象。入室后给γ-羟丁酸钠、异丙酚。氯胺酮主要抑制丘脑—新皮质系统和大脑联络经路,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是唯一具镇静、镇痛的麻醉药。在单独较大剂量应用常常出现循环兴奋、术后清醒延迟和精神不良反应。而小剂量氯胺酮仍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对术后恢复影响也较少[2]。异丙酚为快速短效镇静安眠药,抑制咽喉反应,且使下颌松弛,声带外展,咳嗽发生率低,能减少儿茶酚胺释放量,使循环相对稳定,并能减少术后的躁动和呕吐,在诱导平稳,注射慢的情况下,对呼吸及循环抑制小[3]。氯胺酮可减轻异丙酚诱导期的心血管抑制作用,异丙酚可有效地控制氯胺酮维持心血管兴奋和复苏期精神症状。因此异丙酚和氯胺酮复合应用从药理学上优势互补,维持循环的稳定,但对呼吸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使用应严密监测呼吸功能。异丙酚须注意给药速度,切忌快速推注。

  氯胺酮有增快心率、增加氧耗,同时咽喉反射不消失、下颌松弛差的特点。γ-羟丁酸钠是生理代谢产物,毒性低。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但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不变,故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循环稳定,使心率减慢,能对抗氯胺酮加快心率的作用,使麻醉平稳。γ-羟丁酸钠对咽喉反射的抑制,下颌松弛,有利于气管镜通过。

  丁卡因充分的表麻能有效地抑制咽喉、气管的咳嗽反射,减少喉、气管的痉挛,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充分的表麻可减少全麻用药量。四者联合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

  4 体会

  全身麻醉应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探取术,采用咽喉气管表面麻醉加氯胺酮复合γ-羟丁酸钠、异丙酚麻醉,在临床应用中能使患儿快速进入麻醉状态,麻醉平稳,满足手术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重视氧储备,维持呼吸道通畅,术中严密监测管理,急救设施准备完善,术后仍需严密观察,预防术后呼吸困难及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晖,高永杰.全身麻醉用于小儿特殊类型气管异物探取术[J].中国医刊,2007,42(6):36-37.

  [2]付金厚.γ-羟基丁酸钠联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8(3):468.

  [3]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23-52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