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下肢术后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
发表时间:2010-11-01 浏览次数:460次
作者:钟桂红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医院麻醉科,广东东莞523523
【摘要】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下肢手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ASAⅡ~Ⅲ级行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术后行PCEA,采用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病人自控镇痛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观察组为0.4μg/ml舒芬太尼加0.15% 罗哌卡因;对照组为4μg/ml芬太尼加0.15%罗哌卡因。分别于术后4h、8h、12h、24h、48h双盲对照观察两组各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Bromage评分、生命体征以及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总体镇痛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两组间各时间点VAS评分、Ramsay评分、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应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后行PCEA,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为老年下肢手术病人提供安全满意的术后镇痛。
【关键词】 老年人;舒芬太尼;罗哌卡因;镇痛,病人控制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u-受体激动剂,对u-受体的亲和力比芬太尼强7~10倍。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比芬太尼强数倍,并且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可同时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在术后镇痛,尤其在老年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方面报道较少。本临床观察评价舒芬太尼在老年人下肢手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行下肢手术且术后进行PCEA的老年病人,排除椎管内麻醉禁忌、对局麻药或阿片类药物过敏、精神病人。ASA Ⅱ~Ⅲ级,年龄65~83岁,体重50~80kg,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组(观察组)和罗哌卡因加芬太尼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ASA分级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略)
1.2 麻醉方法
病人入室后开通静脉输液通路,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300~500ml,常规监测心率(HR)、心电图(ECG)、血压(BP)和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蛛网膜下隙加硬膜外腔联合阻滞(CSEA),病人患肢在上,选L2~3间隙为穿刺点,于蛛网膜下隙向头侧给予轻比重0.5%布比卡因1.2~1.8ml,以15s的时间注完,给药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每隔60min硬膜外给予0.375%罗哌卡因5~8ml维持麻醉至术毕,手术时间在1.5~3.5h。
1.3 镇痛方法
手术结束时硬膜外导管连接福尼亚WZ-6523C镇痛泵行术后PCEA,并告知病人泵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镇痛药物的配制浓度和剂量:观察组采用0.4μg/ml的舒芬太尼复合0.15%罗哌卡因,对照组采用4μg/ml的芬太尼复合0.15%罗哌卡因。手术结束前15min经硬膜外导管给予负荷量5ml,持续剂量2ml/h,每次按压剂量0.5ml,自控锁定时间15min。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后 4h、8h、12h、24h、48h由专人随访病人并记录以下指标:①镇痛效果: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定;②镇静深度:用Ramsay评分法评定;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用Bromage评分法评定;④生命体征:全程监测血压、心率、呼吸、SpO2;⑤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生命情况
两组病人术后各时段SpO2、MAP、H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术后无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发生,SpO2均>95%。
2.2 镇痛效果
两组病人总体镇痛效果满意,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镇痛优良率分别为93.33%和9.00%(27/30),两组病人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表2 两组病人各时间点VAS评分 (略)
2.3 镇静深度
两组病人均安静合作,无深睡现象,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表3 两组病人各时间点Ramsay评分 (略)
2.4 运动神经阻滞情况
两组病人下肢运动神经均无明显阻滞,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4。表4 两组病人各时间点Bromage评分 (略)
2.5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有2例病人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2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1例,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3.1 术后镇痛的目的
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均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凝血系统,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及时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痛苦,更能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达到减轻免疫抑制、减少术后感染的目的,是加快病人康复、减少医疗费用的重要举措[1]。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下肢手术也会增多,其术后镇痛也会受重视。
3.2 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的药理作用
舒分太尼是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其亲脂性为芬太尼的2倍,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也较芬太尼强,因而起效更快、镇痛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长[2]。临床上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起效快,使疼痛应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激素水平变化更小,呼吸抑制轻。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左旋酰胺类局麻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脏毒性较低且具有感觉、运动分离阻滞的特点,近年已成为较理想的术后硬膜外镇痛药物之一。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部手术后PCEA,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不良反应少、程度较轻[3]。
3.3 两者联用的镇痛效果
下肢手术创伤大,末梢神经丰富,疼痛比较敏感;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对各种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和需要量均降低[4],故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下肢手术后镇痛的安全性、有效性需进一步研究。本实验研究选择0.4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下肢手术后PCEA,并与0.4μg/ml芬太尼复合0.15%罗呢卡因比较,分别于术后4h、8h、12h、24h、48h双盲对照观察两组各时间段VAS、Ramsay评分、Bromage评分、生命体征以及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均满意,两组在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证明0.4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5%罗哌卡因行PCEA可以取得较满意的镇痛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0.4μg/ml舒芬太尼与0.15%罗哌卡因复合应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后行PCEA,镇痛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为老年下肢手术病人提供安全满意的术后镇痛。
【参考文献】
[1]俞卫锋.麻醉与复苏新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126-139.
[2]胡祖荣,曹培如,刘继云,等.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比较[J].广东医学,2004,25(7):844-845.
[3]姚彤,吴新民,应舜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3):157-160.
[4]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鉴.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