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麻醉处理92例
发表时间:2010-11-01 浏览次数:435次
作者:韦雪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麻醉科,广西河池547000)
【摘要】 目的 总结92例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全部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诱导,静脉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小导管插管、常规机械通气完成麻醉。结果 全组92例均顺利度过麻醉手术期,且术后苏醒较快。结论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咽喉部敏感性高、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共用同一通道的特点,采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中效肌松剂维库溴铵能达到足够的麻醉深度,小导管插管利于手术操作,调整适当的呼吸参数,能保证良好的呼吸交换和供氧,术毕应用激素预防气道水肿,以保证手术麻醉顺利完成。
【关键词】 声带;息肉;麻醉;耳鼻咽喉外科手术
由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咽喉部敏感性高、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共用同一通道的特点,在麻醉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中效肌松剂维库溴铵,小导管插管全麻、常规机械通气完成此类手术共9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92例,其中男34例,女58例,单侧声带息肉68例,双侧声带息肉24例,年龄18~48岁,体重41~72kg,ASAⅠ~Ⅱ级,手术时间10~26min。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用药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肌注,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予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4~5μg/kg、维库溴铵0.1~0.15mg/kg、丙泊酚2~3mg/kg诱导,插入ID6.0~6.5气管导管,气囊注气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10ml/kg、频率14~16次/min、I∶E=1∶2。麻醉维持以静脉泵注丙泊酚4~6mg/(kg·h)。并记录术前、气管插管后、上镜时、术毕、SBP、HR、SpO2、ETCO2变化。
2 结果
手术时间最短10min,最长26min;所有病例在上支撑喉镜时,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经静注丙泊酚40~60mg后,血压渐下降平稳。其中5例上支撑喉镜时出现心动过缓,经静注阿托品0.25~0.5mg、加深麻醉后,心率逐渐恢复正常,所有病例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没有明显改变,术后苏醒亦较快。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麻醉过程中SBP、HR、SpO2、ETCO2变化,见表1。表1 术前、术中、术毕血压、心率、血氧饱度与呼气末二氧化碳改变情况
3 讨论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手术时间较短,咽喉部敏感性高又具有丰富的迷走神经支配,麻醉要求有足够的深度,肌松充分,才能保证术野静止和预防心血管的应激反应,要求术后苏醒快。再且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共同使用同一气道,在麻醉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
丙泊酚为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快的镇静药,与小剂量咪唑安定、强效镇痛药芬太尼联合使用,能达到足够的麻醉深度。咽喉部敏感性高,本组在上支撑喉镜时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经单次追加丙泊酚后,血压逐渐平稳;其中有5例在上镜时出现心动过缓,考虑与咽喉部具有丰富的迷走神经支配有关,经静注阿托品0.25~0.5mg,同时加深麻醉后,心率恢复正常。维库溴铵属中效非去极化肌松剂,肌松维持时间20min左右,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剂量的维库溴胺即能满足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丙泊酚维持麻醉和新斯的明对抗残余肌松作用,能保证术后意识和呼吸尽快恢复[1]。
支撑喉镜下手术,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共用同一气道,正确选择气管导管型号,才能保证手术医师有较大的空间进行手术操作,在选择导管时应比正常直径小1~1.5mm,这样可使术者有更清晰的视野,以便手术顺利进行[2]。适当调整呼吸参数,以保证良好的呼吸交换和供氧,能有效防止通气不足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本组设定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14~16次/min,术前、术中、术毕监测SpO2、ETCO2均无明显改变,无一例发生低氧血症及CO2蓄积。导管较细,气囊充气要充分,以便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又能防止手术操作中异物落入气管。
术毕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预防气道水肿,待病人恢复气道的保护性反射,恢复正常潮气量,呼之睁眼后,吸净咽喉部分泌物,拔出气管导管,观察SpO2、BP、EKG、R无异常后可送回病房。建议拔管前给予适量的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以防维库溴铵的残余效应。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中效肌松剂维库溴铵,能满足必要麻醉深度;小导管插管全麻、常规机械通气,无缺氧及CO2蓄积。可见该方法不失为声带息肉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选择。
【参考文献】
[1] 艾登斌,殷玉萍.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方法改进[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1):44.
[2] 王金珠,王一雄.支撑喉镜下声带小结摘除术的麻醉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