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氯胺酮对利多卡因半数致死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06-13  浏览次数:495次

  作者:鲍俊娴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华方学院2005级麻醉班,江苏徐州221002

  【摘要】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局麻药利多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方法 小鼠分为氯胺酮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5只,分别预先腹腔注射10 mg/kg的氯胺酮或等容积的生理盐水,5 min后腹腔注射等比浓度的利多卡因,用序贯法测2组的LD50。结果 氯胺酮组利多卡因LD50为147.6 mg/kg,小于生理盐水组的247.9 mg/kg(P<0.05)。结论 预先腹腔注射氯胺酮可增加利多卡因的毒性。

  【关键词】 氯胺酮 利多卡因 半数致死量(LD50) 毒性 药物的相互作用

  局麻药的毒性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为完善部位局麻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临床上早就将2种或多种不同的麻醉药物混合使用,但不同局麻药混合使用后其毒性的相互作用如何变化则众说纷纭[1]。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中效局麻药,具有起效快、穿透性强、弥散广、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的特点。血液吸收后或静脉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血药浓度较低时,出现镇痛和嗜睡、痛阈提高,随着剂量加大,作用或毒性增强,亚中毒血药浓度时有抗惊厥作用;当血药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则可诱发惊厥,继续增加剂量可致死亡。惊厥是主要致死的原因之一。与普鲁卡因相比,其浓度为1%时毒性比普鲁卡因大40%,浓度为2%时毒性比普鲁卡因增加2倍[2]。

  氯胺酮是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是NMDA受体阻断剂,为临床常用的麻醉药,也是惟一具有确切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有研究表明氯胺酮能够对抗电刺激小鼠引起的惊厥[3]。但其能否改变利多卡因的其他急性毒性,报道极少。鉴于两药常同时使用,本实验观察氯胺酮对小鼠腹腔注射利多卡因LD50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药物与仪器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由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1103;盐酸氯胺酮由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612。

  1.2 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19~25 g,雌雄兼用,由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方法 小鼠30只,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成2组,分别为氯胺酮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5只。使各组小鼠的平均体重和性别比例相似。预先给小鼠按照0.1 ml/10 g腹腔注射氯胺酮(10 mg/kg)或生理盐水,5 min后,腹腔注射等比浓度的利多卡因,用序贯法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的LD50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氯胺酮对局麻药利多卡因LD50的影响见表1。小鼠腹腔注射小剂量氯胺酮(10 mg/kg)可使利多卡因的LD50减小。表1 氯胺酮对利多卡因LD50的影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预先腹腔注射氯胺酮增大了利多卡因的毒性。此与其他报道氯胺酮有抗惊厥作用似乎有所不同[3]。这可能是由于LD50是综合毒性指标,而惊厥仅是毒性指标之一。再则,可能是本实验所用氯胺酮剂量较小,而利多卡因剂量较大,以致不能抑制利多卡因引起的惊厥。因此,应多用几个氯胺酮剂量,以全面揭示量效关系。惊厥是局麻药中毒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是中枢抑制神经元对局麻药更敏感,首先被抑制后导致兴奋神经元暂时占优势所致。抗惊厥是防治局麻药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减轻惊厥引起的呼吸困难、缺氧、能量过度消耗和心脏衰竭。因此很多抗惊厥药具有防治局麻药中毒的作用[4]。有研究表明氯胺酮能够对抗小鼠电刺激引起的惊厥[3]。但利多卡因引起的惊厥与电惊厥不同。氯胺酮、利多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均为抑制作用,是否是二者中枢抑制作用叠加引起值得探讨。鉴于氯胺酮可能增大利多卡因的毒性,临床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慎重。至于氯胺酮和利多卡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 卿,戴体俊,郭忠民.不同比例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合剂的毒性比较[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7,27(1):8-10.

  [2] 戴体俊.麻醉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2.

  [3] 孟 晶,戴体俊,段世明,等.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抗电惊厥作用的实验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4,24(4):283-285.

  [4] 谢伟斌, 戴体俊.咪唑安定对局麻药LD50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8,18(4):266-26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