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自体血液回输应用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4-23  浏览次数:567次

  作者:潘宏健  作者单位: 315400 浙江余姚,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选择41例手术出血较多的患者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对照组使用异体输血。比较两组病例的异体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值、肝肾功能变化、输血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平均输入人异体血(182±40.2)ml,对照组患者平均输入异体血(785±65.5)ml,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术后血红蛋白值、肝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肾功能手术前后均正常;试验组中仅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的患者中无任何输血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手术,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可以明显减少异体输血量,节约血源,而且安全有效,是输血技术的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自体输血;异体输血;外科手术;并发症

  异体输血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用于临床已有多年,但并发症仍时有发生,包括:过敏、溶血和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疾病的传播。而且,临床用血需求量的增多,使血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自体血具有异体血所无法比拟的明显优势,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其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41例患者,病人分别来自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所有病人均为非肿瘤病人,术前无感染、发热。按输血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n=21)和对照组(n=20)。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自体血不足时根据血红蛋白值酌情补充异体血;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异体输血。术中自体血回输使用美国Haemonetics公司Cell Saver 5型血液回收机,血液收集采用负压吸引,术中的引流血及洗涤带血纱布的生理盐水在常温下经过过滤、离心、清洗程序,弃去组织颗粒、凝血块、破碎的红细胞、抗凝剂、血浆,得到的红细胞悬液立即回输给患者。

  回顾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异常反应并记录;统计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引流量、术前及术后第1、7天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中失血、术后引流量及异体输血量 见表1。试验组21例患者中有15例(71.4%)仅使用自体血就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其余6例(28.6%)接受异体输血平均(182±40.2)ml;对照组异体输血量平均为(785±5.5)ml。两组间比较异体输血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自体、异体输血量 注:组间比较异体输血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相点的血红蛋白、肝功能比较 见表2、表3。肾功能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相点均在正常值范围。

  2.3 并发症 试验组中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未见任何输血后并发症,而两组中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中共5例出现输血后并发症荨麻疹3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寒战、高热反应2例(均为对照组),两组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溶血、输血后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及其微生物感染等并发症。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相点的 血红蛋白值比较 注: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3 两组患者生化结果 注: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LP:碱性磷酸酶;ALT:谷丙转氨酶;TP:总蛋白;DBIL:直接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

  3 讨论

  由于血源紧张,医疗用血供需日趋突出,另外,输异体血还可能传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1,2],故术中血液的自体回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实践证实,自体血液回输有突出的优越性,在美国等已广泛应用[3,4]。我国拥有12亿人口,肝炎发病率很高,为解决血源问题和减少输血所致传染病,大力推广自体血液回输技术有特殊意义。

  术中引流血回输技术操作简单,不影响手术和麻醉,而且最直接地针对术中失血、补充血容量、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加了血液的氧携带能力。过滤去除了大的杂质,离心去除了血浆成分,洗涤则显著减少了残留的污染物,包括抗凝剂、游离血红蛋白、钾离子、血小板激活或溶解产物等,最终得到45%~65%的红细胞盐水悬浮液。研究表明[5],用同位素标记回收后的红细胞,结果显示其活力正常,与库血相比,抗渗透压性溶血能力更强,2,3-DPG含量正常,因此大量输血时安全性更好。本研究中,对于出血量较大的外科大、中型手术21例采用该方法,平均回收血液(752±55.5)ml/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极大地减少了异体血的用量,从而节约了血源,降低了异体输血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术后血常规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亦满意,肾功能无影响,说明输用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的自体血是安全可靠的。

  术中自体血回输虽有很多优点,但仍应注意自体血液回收过程尚没有完全解决一些问题[3,4,6]:(1)经分离―洗涤处理的血液,已不含有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故要特别注意凝血指标监测。虽试验组患者没有发现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大量输入时,应密切注意凝血功能障碍。(2)由于分离―洗涤使血浆蛋白丢失,血液的胶体渗透压降低,因此,大量回输后应补充适量的胶体液、血浆或白蛋白,以避免组织水肿。(3)虽然用大量生理盐水洗涤,肝素清洗率可达(97.2±0.5)%,但仍含有少量肝素,因此,当大量输入回收血液后,如有出血倾向发生,应检查激活凝血时间(ACT)。若ACT>120s,则应给予鱼精蛋白0.5~1ml/kg拮抗。(4)恶性肿瘤污染的血液及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胆汁、尿液、细菌等污染的血液不能用于自体血回输。

  总之,对于非感染-肿瘤手术,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安全有效,无输血反应。自体血不仅节约了血液资源,减少了库血输用,缓解了医疗用血的供需预警矛盾,而且也避免了异体输血的副作用。因此,术中自体输血既是输血技术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医学发展的趋势,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折益彦,陈愉,张寺(译).自身输血.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6-21.

  2 刘俊英,计乐群,庚华东,等.输血引起医院感染的预防管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3,14:20-22.

  3 Schmidt H,Folsgard S,Mortensen PE.Impact of autotransius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 oxygen transport.ACTA Anesthesiol Scand,1997,41(9):995-1001.

  4 Cataldi S,Bruder N,Dufour H,et al.Intra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in intracranial surgery.Neurosurgery,1997,40(4):69-71.

  5 Yamada T,Yamashiat Y,Terai Y,et al.Intraoperative blood salvage in abdominal uterine myomectomy.Int J Gynaecol Ousted,1997,56(2):141-145.

  6 Booke M,Fobker M,Fingerhut D,et al.Fat elimination during intraoperative autotransfusion:an in vitro investigation.Anesth Analy,1997,85(5):959-96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