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与患者术前心理问题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0-03-11 浏览次数:577次
作者:罗新芝 作者单位:河南省汝南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河南 汝南 463300 【关键词】 麻醉医生;手术前;患者心理
麻醉医生与患者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医疗技术的的提高,一些与之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增多,于是人们已开始转向医生与患者心理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本文探讨手术麻醉前患者心理与麻醉医生的关系。
1 患者麻醉手术前的心理状态
1.1 择期手术前患者的心理 需入院待手术治疗的病人由于疾病因素、环境变化,大多数害怕手术,思想忧虑,情绪不稳定,影响睡眠休息,千方百计了解麻醉及手术情况。有心理恐惧者会突然改变主意而逃避手术,如一例卵巢瘤患者,当进手术室硬膜外麻醉后,一翻身突然下了手术台,决定不做手术了。对这种患者,麻醉医生重点是疏导,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到病房会诊首先了解病情,重点了解心理状况,再决定麻醉方案,因为病人对麻醉医生唯一的要求是多打麻药。麻醉科医师可进行如下的心理疏导工作:
1.1.1 制定护理要点和护理计划,并给予ASA评分,评估麻醉手术过程中耐受能力和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1.1.2 以亲人般的情感对待患者,不断向患者传递并提供所需了解的信息,如手术利弊等。
2 急诊麻醉手术前心理状况 患者无思想准备,往往表现不知所措,心理负担特别重。曾遇过1例宫外孕,血红蛋白仅3g,呈休克状态,进手术室准备手术时,患者突然拼命大叫,非说是把她推进火葬场,吓得全身发抖,并从推车上翻了下来,拉了一裤子的大便。当然,患者迫切希望得到正确、及时的救治,作为医护人员要表现出一种充分的信心,举麻醉手术成功具体事例以增加其安全感,用温柔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解释患者所提出的各种疑问,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其树立顽强的意志,发挥机体潜在的能力,对麻醉和手术充满希望。
3 小儿麻醉手术前心理 一般来说,家长的心理要比孩子的心理紧张得多,担心小孩麻醉手术后会有后遗症,用了麻药小孩的智力会下降。因此,麻醉医生不但要疏导小儿的心理恐惧,还要给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患者的人格类型影响医患关系的形成,医生必须主动引导其向理想模式发展。有心理异常的患者如出现恐惧、焦虑、强迫及抑郁等,需要医生详细了解情况,给予开导或其他治疗。最终目的是心理上取悦于患者,获得患者认可,达到患者身心不受伤害、手术顺利完成,这就要求麻醉医生去分析、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并给予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