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对分娩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12-16 浏览次数:588次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对分娩的影响作者:魏素花,陶高见,蒋芳,丁蔚,查越平 [摘要]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术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者120例为实验组,同期单胎、头位、足月初产者95例为对照组,对镇痛效果、产程情况、产后出血量等项目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麻醉后产痛明显减轻(P<0.01),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第一产程有所延长(P<0.01),第二、第三产程无明显延长。结论 该方法在分娩中镇痛效果显著,对产程和新生儿影响小,但其普及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 [关键词]麻醉;分娩;镇痛 分娩疼痛的程度,由于产妇的痛域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产痛的发生与产妇的精神状态及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以前分娩镇痛主要采用精神预防无痛法来解除产妇的思想负担,但不能解决实际分娩时的疼痛,所以效果并不满意。目前产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分娩时减轻疼痛甚至无痛,为了减轻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我们采用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技术,观察其在阴道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后出血量、产程变化等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4年1~12月本院收住的产妇,年龄25~30岁,平均27岁,平均体重(71±7.6)kg,平均孕周(39.7±1.7)周。单胎头位的初产妇234例,按孕妇意愿选择139例进行分娩镇痛,最终120例顺产者作为实验组,同期的95例单胎、头位、足月顺产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产妇的心、肝和肾脏的功能均正常。 1.2 方法 120例无明显头盆不称和麻醉禁忌证的要求分娩镇痛者,在宫口开大2~3cm时给予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镇痛,取L2-3或L3-4间隙穿刺后一次性注入小剂量麻醉剂(2mg布比卡因+10μg芬太尼)于蛛网膜下腔,同时置管于硬膜外腔,远端接镇痛泵,暂不用,待蛛网膜下腔麻药镇痛作用逐渐减弱,打开硬膜外导管镇痛泵以2ml?h-1注入麻醉混合液(生理盐水44ml,芬太尼0.2mg,罗哌卡因75mg,地塞米松10mg),至宫口开全后停止给药,观察胎心、宫缩情况,对宫缩乏力者给予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同时记录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对照组95例除未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外,观察项目同实验组。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组的镇痛效果及两组新生儿预后、产程及产后出血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2 结 果 2.1 镇痛效果 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VAS),分别评估镇痛前和硬膜外麻醉后0、30、60、120min的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可降低经阴道分娩的疼痛(P<0.01),见表1。表1 120例分娩镇痛者视觉模拟镇痛评分表 2.2 对产程、新生儿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记录各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产后2h内阴道出血量。实验组第一产程比对照组延长(P<0.01),第二、三产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1、5min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3 讨 论 1950年开始采用药物镇痛分娩,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和麻醉学的发展,分娩镇痛质量不断提高。近年发现疼痛的应激反应在体内可产生儿茶酚胺,能使胎盘血循环不良,宫缩不良,严重者有导致产妇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等危险。因此产妇在分娩时减轻甚至消除产痛已成为国内外产科工作者较关注的问题。联合麻醉综合了腰麻镇痛起效快、神经阻滞效果完善以及硬脊膜外麻醉可持续给药镇痛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剖宫产及术后镇痛。此项新技术是国内近年主要推崇的分娩镇痛方法[12]。 笔者分析了120例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镇痛效果满意,不影响第二、三产程,这和汤美芳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实验组中存在因第一产程中时间偏长孕妇疼痛剧烈积极要求分娩镇痛的情况,这可部分解释结果中第一产程显著长于对照组的情况。同时实验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也说明这是孕妇积极要求分娩镇痛的潜在原因之一。尽管由此产生镇痛分娩孕妇选择上的偏倚,实验组并没有造成第二、三产程的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可以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这与产程中孕妇疼痛感觉减轻、前期体力消耗减少、有效预防了产后宫缩乏力等原因有关,这与以往的报道[2]不完全一致。由于本研究例数的限制,该结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实验中采用该法分娩镇痛者共计139例,其中因活跃期停滞剖宫产14例(10.07%),器械助产5例(3.60%)。与同类文献[2]比较,提示该方法不增加剖宫产及器械助产率。 本研究显示,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效果确切,产妇自我满意度高, 对产程、新生儿影响小,可减少产后出血量,能保证产妇清醒,安全有效。[参考文献] [1]曲元,吴新民,赵国立,等. 规模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4):268-271. [2]刘继云,李荣胜,吴为玲,等. 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4,39(10):700701. [3]汤美芳,韩玉兰,丁守生,等.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206例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