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麻醉学》

咪达唑仑用于患儿心脏手术后的镇静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7-02  浏览次数:726次

作者:丰燕,葛国平,项美娇 ICU心脏手术后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很重要[1],但患儿清醒后常难以忍受,躁动不安,患儿常惊恐、反抗。患儿躁动容易使气管插管、输液通路及其它管道脱落;氧耗显著增大;重症者易出现心律失常。当麻醉清醒后,要及时地应用镇静剂治疗,咪达唑仑镇静、催眠作用强,顺行性遗忘作用好,本文回顾性总结咪达唑仑应用于患儿心脏手术后的镇静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2002年5月至2005年12月本院ICU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进行机械通气患儿29例,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4~12岁,平均(7.1±2.9)岁。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2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后2例,法洛四联症矫正手术后1例。

  1.  2方法

  患儿手术后入ICU,给予接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监测心率、呼吸、有创性血压、经皮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分析等。患儿麻醉清醒后即行咪达唑仑持续镇静治疗,首先用0.1mg/kg负荷量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后静脉推注,再以0.03~0.1mg/(kg·h)静脉微泵维持。镇静效果采用Ramsay评分:1级:患儿焦虑、躁动不安;2级:患儿合作,清醒安静;3级:患儿仅对指令有反应;4级:患儿入睡,轻叩眉间,反应敏捷;5级:患儿入睡,轻叩眉间,反应迟钝;6级:患儿呈深睡或麻醉状态。停药特征:撤机前半小时。

  1.  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配对检验,p<0.05为差异性显著。

  1.  4结果在所采用的负荷剂量下,患儿均能很快达到镇静要求,Ramsay评分能保持在3~5级,有效率为100%。维持剂量亦能保持平稳的镇静效果,有效率100%。29例患儿的镇静效果10、30min、1、4、8h Ramsay评分分别为(2.9±1.0)、(3.9±1.0)、(4.0±0.8)、(4.3±0.3、(4.0±0.8)。10min出现显著镇静作用,30min~8h Ramsay评分4~5级,达到理想的镇静作用。在保持有效镇静的条件下,呼吸频率、血酸碱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平均动脉压,用药后比用药前有改善,更接近于正常值,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见表1),而中心静脉压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 表1用药前后呼吸和循环的变化(略)                               2讨论

    咪达唑仑是新的镇静药,其作用比安定强24倍,达到中枢峰效应时间为24min,清除半衰期短,给药后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抗惊厥作用[2]。本组29例在手术后给咪达唑仑镇静,均达到理想的镇静水平,克服人机对抗,提高患儿对气管插管及各种置管的耐受性,且用药后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使患儿忘记当时的不适和疼痛。用药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呼吸频率有显著性差异,呼吸状态的改善与咪达唑仑镇静后,提高了机械通气的有效性,氧供增加和全身氧耗的减少,以及适当的中枢抑制有关[3]。对循环的影响,应用咪达唑仑后心率明显下降,接近正常,心率的最终改变与有效的镇静及有效的机械通气使缺氧改善有关。平均动脉压在应用咪达唑仑后接近正常,考虑与解除患儿烦燥、恐惧、疼痛不适有关,间接证明了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      心脏手术后患儿置管较多,包括经口气管插管,纵隔和/或心包引流管、动脉置管、导尿管、胃管等,而患儿多伴有烦燥、恐惧不安、疼痛不适,易致人机对抗,甚至意外拔管。另外心脏手术后需保持血流动力学循环的稳定,故常需镇静、镇痛和肌松药。本研究初步观察到咪达唑仑在心脏手术后患儿理想的镇痛、镇静药物究竟选用哪一种剂量、输液速度,尚需进一步扩大临床样本,加以观察。

【参考文献】    1 徐宏耀,吴信. 心脏外科监护.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24.

  2 Parker RJ,Mahan RA,Giugliano D,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nous midazolam and keanine as sedation for therapeatic and diagnostic procedure children. pediatrics,1997,99(3):427.

  3 潘国权,严纯雪. 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3):18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