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31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5-27  浏览次数:1049次

作者:甘泉,张彪    作者单位:(1.南京市白下区建中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4;2.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我们近年来通过对31例瘀血内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男21例,女10例;年龄62~78岁,平均71岁;病程1.1~1.5年,平均1.2年;所有患者都为中学以上文化程度,无意识障碍;MMSE评分25~28分,平均26分。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参照王永炎主编的《中医内科学》[1],具体表现为表情呆钝,智力衰退,言语不利,善忘,伴肌肤甲错、面色晦暗,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组织制定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2],所有患者均为确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前EEG结果:31例患者脑电图全部异常,其中:(1)背景脑波活动异常者21例,主要表现为α波节律变慢,8 Hz者17例,8~8.5 Hz者4例,混有不规则低幅θ和δ波;(2)广泛性异常6例,主要表现为各导联出现普遍性不规则20~30 uv、6~6.5 Hz θ波,可见少数8 Hz α波;(3)局限性异常4例,主要表现为额、颞部局灶8 Hz的慢化α波。

  2  治疗及检查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醒脑静注射液(无锡山禾药业生产)30 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或50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3周,常规滴速,治疗过程中除保留使用基础病的治疗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等外,避免使用其它透过血脑屏障或改善脑血流的药物以免影响脑电图。

  2.2  检查方法

  治疗前后分别检查一次常规21导脑电图(伟思科技VEEG1161A型),在进行脑电图检查前除进行常规准备外还必需避免高血糖、低血糖、发热、内环境紊乱等影响脑电图因素。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置头皮电极,时间常数为0.3 s,滤波30 Hz,走纸速度3 cm/s,标准电压100 uv/cm。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清醒闭目状态下,于饱餐后1~2 h内记录,常规单、双极描计,做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加闪光刺激,记录时间5~10 min。

  3  治疗结果

    (1)背景脑波活动异常21例中慢化的α波节律普遍增加,8.5~9 Hz 4例,9~10 Hz 17例,低幅θ和δ波偶见;(2)广泛性异常6例中,频率以6.5~7.5 Hz波为主,波幅30~35 uv为主,8 Hz以上的α波显著增加;(3)局限性异常4例中,1例主要表现为额、颞部局灶8~9 Hz的慢化α波为主,其余3例无明显改善。

  4 讨论

  脑电图作为研究脑功能的重要手段,是脑细胞功能的最直接反映,它对了解脑功能及变化有重要价值。血管性痴呆多发生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之上,单一或多种危险因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脑动脉硬化和粥样斑块形成,管腔狭窄,最终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和脑功能下降甚至发展成血管性痴呆。醒脑静注射液主要由麝香、栀子、郁金、冰片组方而成,有凉血活血开窍醒神和清热解毒作用,3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均为瘀血内阻证,通过醒脑静注射液治疗3周后发现常规脑电图普遍改善,主要表现为脑波(α波、θ波)频率增加,波幅(θ波)增高;提示醒脑静有改善脑功能和脑血液循环作用,也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钱采韵,吕传真,王新德.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5):1-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