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跌倒风险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10-15 浏览次数:1414次
转运是急诊最常见的工作,其过程存在各种危险因素,转运患者跌倒现象时有发生,而对转运患者跌倒的问题未见有相关报道。笔者所在科室针对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跌倒问题,于2013年 4月~2013年9月开展了“降低转运患者跌倒例数”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规范科室管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3年3月急诊转运患者跌倒案例共10例,分析导致患者转运跌倒的原因,并进行原因分析。
1.2 方法 1.2.1 成立QCC(品管圈)小组:专科护士为品管圈圈长,负责品管圈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护士长为督导员;选8名护理骨干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各项目工作的实施。通过圈员头脑风暴法讨论确定圈名为同心圈。确定第一期圈活动主题。定义“转运患者”包括院外转运患者和院内转运患者。 1.2.2 现状调查及目标设定:收集急诊转运患者跌倒案例,按照80/20 原则确定医护抬工安全意识薄弱、评估不足以及防护(警示)措施不足为改善重点。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圈员能力设定活动目标为:目标值(例数)=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10-(10×80%)=3.6。 1.2.3 原因分析及要因确定:①人员方面,医护人员主动关心不够、沟通能力差、缺乏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家属陪同者疲劳(离开),患者年龄、疾病、生理、安全意识等。②法律因素,宣教不到位,培训不够,跌倒因素评估不足。③楼梯、道路、救护车等转运环境复杂。④物质方面,转运车、担架、轮椅狭窄及未及时维护、更新,固定措施不够,护栏过低,床单位刹车未起到作1.2.4 对策:针对不同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开展圈会,分析转运中预防跌倒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针对会议主题,圈员共同探讨对策,对策初步确定后,圈员分工将相关对策整理成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全程应用P(计划)D(做)C(检查) A(行动)循环圈。如针对医护抬工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的问题:P,使之明确跌倒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强化责任心;组织操作技能培训,重订职责范围;多巡视、关心、提醒;规范制度处理及上报流程。D,学习成功案例,认识自己的不足,主动改进;病床责任到人;制定《患者防跌倒、坠床的工作制度》及《患者跌倒、坠床意外时间的报告处理制度》。C,检查学习效果,进行理论考核,圈会形式分析留观患者病情,评价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找出不足之处,每天检查《转运满意度调查表》。A,全体医护抬工掌握跌倒相关知识,考核成绩优秀。医护抬工安全意识、责任心提高,转运患者满意度提升90%~95%。 1.2.5 实施与检讨:按照制订的对策,由负责人按照计划实施并进行效果确认。
2 结果
有形成果:降低患者跌倒发生例数(10降为3例);为医院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支出;创造良好安全的住院环境,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减少患者因跌倒导致的疾病期延长及住院费用增加;确保病患安全,患者转运满意度提高;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创新护理工具。无形成果:QCC运用方法能力提高,团队精神凝聚,脑力得到开发,协助能力、圈能力信心值、责任荣誉感和工作活力提升。
3 讨论
QCC活动全员上下,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工作的可持续改进。品圈活动中形成的多套作业标准书:《患者防跌倒、坠床的工作制度》、《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的报告处理制度》、《防跌倒标准化流程》、《防范跌倒、坠床处理报告流程》、《跌倒高危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登记表》、《预防病友跌倒/坠床告知书》,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患者转运与预防跌倒工作的常规化、精细化,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可有效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与住院期间的安全,从而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1]。在护理领域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使护理工作具体化、规范化、流程化,提升管理质量。通过品管圈活动,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法,可找出根本原因,并确定问题的主因,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而加强检查与改进,以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运用,品管圈作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种管理手段和工具,其作用充分体现在医院质量、服务、安全管理之持续改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品管圈是一个自动自发的活动,所有圈员全程参与其中,看到了质量持续性改进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参加品管圈活动,圈员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彼此合作沟通,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学习到各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作业标准化程度得到提高,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4 参考文献
[1] 李 斌,曾 艳,吴 伟.品管圈在推进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7(10):1924.
[收稿日期:2014-05-14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