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老年医学》

社区中老年人午睡频率与夜间睡眠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4-06-20  浏览次数:1063次

午睡在我国居民中相当普遍 [l],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有研究 [2]显示,在我国393%的I5~69 岁居民有午睡习惯,其中50~69岁居民午睡比例达硐%~H~s%。午睡可以提高认知功能和警觉性 [3],但国外有研究认为午睡会影响晚间睡眠,并且与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有关 :57]。鉴于目前对于午睡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而我国居民的午睡习惯和特征与国外并不相同[I,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居民的午睡情况以及午睡与夜间睡眠的关系进行深人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 2010年9月-2011年3月 ,在上海市长宁lx、浦东新FK分别选择1个街道,冉在2个街道中共随机抽取5个居委会的社区居民进行调查c入选标准:在本地居住5年以上,年龄为45~80岁的中老年居民;排除标准:患有严重`b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认知障碍、严重睡眠障碍或长期服用催眠药物的患者。经社区动员,最终有478名社区居民接受了调查。

1.2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面对而询问的调查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担任调查员。

1.3检测I具和指标

1.3,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deepcIuahtyin-ex,"QI)问卷[:]采用 "QI评估受试者的睡眠质量。"QI主要是用来评价最近1个月的总体睡眠质量,总分21分,共7个部分,每个部分按0~3个等级计分,累积得分即为总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障碍程度越严重。本研究中夜间睡眠障碍评分根据问卷中4个问题(包括人睡困难、夜间易醒或早醒、夜问去厕所、做噩梦)进行计分,每题按0~3个等级计分,总分为0~12分;日间功能评分是根据问卷中2个问题(①您常感到困倦吗?②您做事的精力不足吗?)进行计分,每题按0~3个等级计分,总分0~6分。睡眠时间特征指标包括上床到入睡时间、实际唾眠时间(从入睡到早上醒来时间)、床上总时间(从上床到早上起床时间)。睡眠效率是指实际睡眠时问与床上总时间之比。

13.2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coguve灬sess-ment,MoCA)问卷[9]采用MoCA检测受试者的认知功能。总分30分,分值越低表示认知功能越差。

13.3自行设计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受试者的基本资料,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在职状况、家庭人均月收人)、运动行为(每日中强度活动时间)、患病情况(是否有慢性病史)以及体检情况(体质量、腰围、血压)。

1.4午睡定义及受试者分组参考⒛06年MⅡner等 [10]对午睡的定义,同时考虑我国居民的习惯[l]对午睡进行定义。本研究中午睡是指白天午后的睡眠行为。无论午睡时问长短,1周中有1次午睡行为就认为午睡频率为1次/周。本研究根据午睡频率将受试者分为经常午睡组(≥3次/周)、偶尔午睡组(1~2次/周)和对照组(≤3次/月)c1.5统计学处理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采用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勇±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显著性检验应用F检验、秩和检验、x2检验、协方差分析及其进一步的ⅡD分析;将非正态分布资料进行Br,x~Cclx转换成正态分布资料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P(0,“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受试者共478人,其中有效问卷仳3份,有效率叼锶%。狃3名受试者中,男性135人(30,5%),女性308人(69,5%);平均年龄(61,91±9,59)岁; 其中45~64岁刀9人(63,0%),65~80岁164人(370%)。受试者巾经常午睡组163人(36.8%),偶尔午睡组81人(18.3%),对照组199人(狃,9%)。其中经常午睡组每次午睡时间为(53,5±夕。8)lllln;偶尔午睡组每次午睡时问为(548±31.5)min,经秩和检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94, P=0.846)。经方差分析及进一步ⅡD分析,三组的平均年龄、腰围、认知总分、文化程度、在职情况以及慢性病自报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经常午睡组的平均年龄和腰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但认知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常午睡组的文化程度、在职情况以及慢性病白报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但上述指标在偶尔午睡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同时,三组的性别构成比、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每日中强度活动时间、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mass盅dex,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O~0^)(表1)。

2.2 午睡频率与夜间睡眠质量自评结果的关系协方差分析及 "D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受试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在职状况、腰围、慢性病自报率以及认知评分因素后,三组的夜间睡眠障碍评分、日间功能评分以及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经常午睡组的3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偶尔午睡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表2)。

2.3午睡频率与夜间睡眠时间和效率的关系经常午睡组、偶尔午睡组和对照组晚间上床时间分别为21:49± 1:10、22:OO±0:53和21:57± 1:22;早上起床时间分别为5:46±1:∞、6:01±0:53和6:19± 1:∶12。协方差分析以及ⅡD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受试者年龄、文化程度、在职状况、腰围、慢性病自报率以及认知评分因素后,发现三组间夜间床上睡眠总时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常午睡组和偶尔午睡组的夜间床上睡眠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夜间睡眠的上床到入睡时间、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表3)。

3讨论目前对于午睡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研究午睡的概念常是广义的,即泛指白天的睡眠行为,而不仅仅指午饭后的睡眠["J;在我国,午睡主要指午后短暂的睡眠。虽然近年来午睡习惯在我国呈下降趋势,但仍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生活状态⒒ 2]。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在职状况、腰围、慢性病自报率以及认知评分等因素后,经常午睡组的夜间睡眠障碍评分、日间功能评分以及 "QI总分均明显高于偶尔午睡组和对照组,说明经常午睡组夜间睡眠质量较差c⒛凹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有午睡习惯是导致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之一 ]12],与本研究结果一致c 台湾有学者研究了午睡习惯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认为午睡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由于该研究样本是由60~83岁的失眠患者组成,午睡可能主要是补充夜间睡眠不足,另外失眠患者有可能会过高评价睡眠改善的指标,囚而导致结果与本研究相反。Rcar由c等 [14]研究发现午睡者和非午睡者的睡眠质量没有任何差别,导致与本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对午睡的定义不同以及研究对象(≥70岁)不同所致。先前的研究证实: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间能更好地描述睡眠状态,而且老年人自报睡眠行为比年轻人更能准确地推测睡眠状况,所以本研究得出的中老年人午睡频率增加与夜间睡眠质量差密切相关的结论是可信的。

在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在职状况、腰围、慢性病自报率以及认知评分等囚素后发现,在不同午睡频率组间,与夜间从上床到人眠时间、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经常午睡组和偶尔午睡组的夜间床上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Mook等认为午睡可以干扰夜间睡眠的时间节律, 主要表现在午睡组比无午睡习惯组早醒和夜间实际睡眠时间缩短,该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不符c原因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是由调查对象主观自报数据,相对于人睡时闸和早晨醒来时间,居民对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可能估计得更加准确,所以表现为经常午睡组和偶尔午睡组夜间床上总时间(从上床到早上起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夜间实际睡眠时间(从人睡到旱上醒来时间)无差别。另外,与国外研究不同,本研究对象所处环境为交通繁忙的大都市,凌晨的交通噪声可能会干扰部分居民自然早醒时间,从而掩盖了午睡频率和早醒时间的真实联系,继而影响与夜问实际睡眠时间(从人睡到早上醒来)的联系,但同时居民则可以根据自我感受决定起床时间, 因而表现出午睡组的夜问实际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夜间床上总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

本研究采用调查对象主观的自报数据,无客观测量指标,无意识的睡眠或白天打盹可能被忽略[吲 , 因此可能低估了调奄对象的午睡频率;同时在总夜间睡眠时问中未考虑夜间睡眠中断次数和中断时间,所以本研究不能得出午睡对夜间睡眠时间特征指标无影响的结论c另外,本研究只能证明午睡频率和夜间睡眠质量有关,不能确定是午睡频率影响了夜间睡眠质量还是由于夜间睡眠不好而增加了午睡的频率。

总之,本研究认为午睡频率增加和夜间睡眠质量差密切相关,尚无充分证据显示午睡频率与夜间睡眠时问特征指标有关。建议规范午睡的定义,采用更加严格的课题设计,应用睡眠自评和客观仪器测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午睡和夜间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特征指标的因果关系;同时午睡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有无睡眠障碍等)夜间睡眠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廖建桥,许群珍,袁子云. 午睡在中国的流行性及原因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0,(02):16-18.doi:10.3969/j.issn.1006-8309.2000.02.005.

[2]殷鹏,张梅,李镒冲. 中国15 ~ 69岁居民睡眠状况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02):152-153.

[3]Amin MM,Graber M,Ahmad K. The effects of a mid-day nap on the neurocognitive performance of first-year medical residents:a controlled interventional pilot study[J].Academic Medicine,2012,(10):1428-1433.

[4]Owens JF,Buysse DJ,Hall M. Napping,nighttime sleep,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mid-life adults[J].J Clin Sleep Med,2010,(04):330-335.

[5]Tanabe N,Iso H,Seki N. Daytime napping and mortality,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the JACC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0,(01):233-243.

[6]Lam KB,Jiang CQ,Thomas GN. Napping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the Guangzhou Biobank Cohort Study[J].Journal SLEEP,2010,(03):402-407.

[7]马万芳,徐琳,江朝强. 午睡与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01):47-51.

[8]Buysse DJ,Reynold Ⅲ CF,Monk TH.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J].Psychiatry Research,1989,(02):193-213.

[9]解恒革.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使用与评分指导手册[OL].http://www.mocatest.org/pdf_files/instructions/MoCA-Instructions-Chinese_B eijing.pdf,2006.

[10]Milner CE,Fogel SM,Cote KA. Habitual napping moderates mot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following a short daytime nap[J].Biological Psychiatry,2006,(02):141-156.

[11]廖建桥. 论午睡的原因及其作用[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4,(04):145-148.

[12]殷鹏,张梅,李镒冲. 中国15~69岁居民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03):224-225.

[13]Lai HL. Self-reported napping and nocturnal sleep in Taiwanese elderly insomniacs[J].Public Health Nursing,2005,(03):240-247.

[14]Picarsic JL,Glynn NW,Taylor CA. Self-reported napping and duration and quality of sleep in the life style interventions and independence for elders pilot stud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08,(09):1674-1680.doi:10.1111/j.1532-5415.2008.01838.x.

[15]Pilcher JJ,Schoeling SE,Prosansky CM. Self-report sleep habits as predictors of subjective sleepiness[J].Behavioral Medicine,2000,(04):161-168.

[16]Pilcher JJ,Ott 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leep and measures of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college students:A repeated measures approach[J].Behavioral Medicine,1998,(04):170-178.

[17]Monk TH,Buysse DJ,Carrier J. Effects of afternoon " siesta" on sleep,alertness,performance,and circadian rhythms[J].Journal SLEEP,2001,(06):680-687.

[18]Yoon IY,Kripke DF,Youngstedt SD. Actigraphy suggests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napping and nocturnal sleep[J].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2003,(02):87-9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