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老年医学》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856次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三维图像处理软件的不断开发应用,CT增强扫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他对可疑病变或发现病变不能明确诊断时,通过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增强病变器官、区域血管的显示效果,同时清楚地显示病变特点,为病变确诊、定性、鉴别诊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静脉留置针具有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增强注射的成功率,提高扫描图像的质量,有利于过敏反应的抢救等优点,留置针的整体设计(导管、延长管、肝素帽一体)使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了与血液接触而感染的风险。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减退、脑梗死等,因此做好静脉留置针穿刺至关重要。现对我科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老年患者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男54例,女42例,年龄60~88岁,平均75岁。其中高血压病史16例,肺源性心脏病19例,糖尿病14例,脑梗死8例,肝肾功能减低18例。

1.2结果:本组穿刺一次成功91例,占95%,5例出现恶心,3例呕吐,未作特殊处理,2例出现荨麻疹,分别给予地塞米松肌内注射后症状消失,2例螺旋管接头管接头松脱,发生在10 s内暂停扫描重新连接后不影响增强扫描,本组无堵塞、脱出及造影剂外渗发生。

2 操作方法

所有病例采用20~22 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选择上肢浅表静脉,避开关节部位,硬化静脉,有并发症的区域(静脉炎、感染、血肿)静脉狭小,血管分叉处,消毒皮肤2遍,范围6~8 cm以上,右手持静脉留置针,针头与皮肤呈15°~30°刺血管观察回血腔,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一手向血管内送套管,一手退出针芯,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老年消瘦患者皮肤松弛,穿刺时绷紧皮肤是关键,特别是见回血后边退针边进软管时穿刺点皮肤向远端绷紧,可避免软管打折。无菌透明贴妥善固定。消毒肝素帽注射1 ml碘造影剂做过敏试验,可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取5 ml NaCl溶液,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使管腔内充满封管液达到正常封管[1]。 3 护理

3.1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对增强扫描不了解,加之签知情同意书增加了心理负担,护士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针的优点,使用造影剂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必要性、大致时间及注意事项,告之注射造影剂后一过性发热及注射部位微胀感为正常现象,给患者以安全感、营造温馨、愉快的检查气氛,从而减轻心理负担,缓解紧张情绪,安排老年患者优先检查,避免长时间等待引发全身不适及潜在疾病的发作[2]。

3.2患者准备:为减少伪影,协助患者去除金属拉链,检查头、颈、胸的患者去除耳环、项链并妥善保管,穿刺部位上方的衣袖勿过紧,以免增加注射阻力,影响药物注入。腹部检查者空腹,其他部位扫描可不禁食,要求半饱状态,钡餐检查后1周方可进行增强检查,老年患者肠蠕动慢可做腹透确认钡剂排尽,扫描前30分钟口服温开水800 ml,以充盈胃肠,减少积气,起到低密度对比剂作用,盆腔扫描者充盈膀胱。糖尿病患者若口服二甲双呱类降糖药,检查前48小时应停药,防止发生乳酸中毒。

3.3高压注射器的应用:按操作规程打开高压注射器开关,装上针筒抽吸药液,连接接管,排气时针筒朝上,排气后倒置针筒备用,一旦抽取药液后不可放置时间过长,以免细菌入侵。使用前调整好高压注射器防止机器故障造成患者受伤及扫描失败。在冬季药液加热至36~37℃降低黏稠度,利于注射。有条件者可以保存在恒温箱内。

3.4增强扫描前护理:了解患者病情及过敏史,判断是否属于禁忌证,签知情同意书,重点了解心肾情况,胸腹部扫描预先进行呼吸训练,手臂上举至头顶,以减少和避免伪影,对偏瘫患者动作要轻,以免造成骨折及关节损伤。

3.5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将静脉留置针与螺旋CT高压注射器外连接管连接,拧紧各连接处,防止由于连接不牢造成药物外渗,在注射造影剂后距离曝光20秒时间护士应观察注射速度是否均匀,药液注入是否正常,血管是否有渗漏,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等,发生异常立刻停止注药,无异常后方可离开机房。对耳聋、偏瘫、沟通障碍、固执、年龄偏大的老年患者有家属协助,为家属提供铅衣。

3.6增强扫描后的护理:扫描结束后护士及时进入机房,嘱患者慢起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及摔伤,临床上低血糖与体位性低血压极易混淆,必要时监测血压与血糖,保留静脉通路30分钟,无不良反应可拔出留置针,正确按压5~10分钟,如服用阿司匹林则延长按压时间,24小时内多饮水有利于造影剂排出体外,禁食海鲜类等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有不适立即返回医院处置。若需保留套管针则进行封管处理,可采用脉冲式封管,有利于将留置针及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洗干净,并可预防血液回流造成堵管。    

4 常见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4.1套管堵塞: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进行正压封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封管液,对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使用肝素液封管(肝素1支1.25万U稀释至125 ml NaCl溶液中),可避免套管堵塞的发生。一旦堵塞先回抽,勿将血块冲入血管内造成血栓形成。

4.2造影剂外渗: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组织器官机能逐渐减退,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皮肤组织疏松,我科对所有增强CT检查的老年患者均在CT室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不使用病房输液用留置针,宜选择粗而直、不宜穿破的静脉,避开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处等[3]。采用皮下潜行静脉穿刺,穿刺针进入皮下改变角度刺入血管,使皮肤针孔与皮下血管及血管壁针孔错开,避免穿刺部位发生渗漏。一旦渗漏立即停止注射,更换其他部位,轻者可用0.05%地塞米松冷湿敷,纱布上置冰袋,严密观察肢体肿胀情况及肢温,肢温过低要间断置冰袋,4~6 h更换地塞米松纱布,以减少渗入皮下组织药物的吸收及血管药物的继续渗漏。24小时后可热敷,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渗出液吸收[4]。

4.3药物过敏反应:有的患者虽然过敏试验阴性,但仍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留置针的应用等于保留了一条开放静脉通路,可方便用药,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了宝贵时间。对高危患者高压注射静脉前静脉注射5~10 mg地塞米松,从而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CT室常规备有抢救物品及药物确保完好状态。高压注射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一般情况、生命体征、配合程度、基础疾病、有无血管及皮肤异常,能有效提示护士检查时注意侧重点,对有效预防过敏反应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4静脉炎: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的培训,避免反复穿刺,一旦发生红、肿、热、痛等静脉炎性反状时应立即拔针,抬高患肢、肿胀部位用硫酸镁湿敷,24小时内冷敷,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药物渗出,同时降低静脉末梢敏感性及组织代谢,24小时后热敷,热敷可改善血液循环,使局部静脉扩张,血液速度加快,缩短药物在局部的停留时间[5]。

在老年患者CT增强检查中,应用静脉留置针技术采用皮下潜行静脉穿刺,合理选择血管,正确应用封管液,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辐射剂量,提高图像清晰度,提高扫描质量,同时配合心理护理、耐心解释、指导、交流等方法,使老年患者顺利实施CT增强扫描。

5 参考文献

[1]范书南.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应用中的问题分析与防护措施[J].天津护理,2011,2(19):36.

[2]郭友霞.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2):108.

[3]张建芳.多排CT增强扫描的护理配合[J].吉林医学,2012,33(9):1997.

[4]彭建平.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2,(4):115.

[5]徐晶.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天津护理,2011,19(4):24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