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锻炼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801次
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很多老年人都出现了股骨颈骨折问题,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手术方法,手术优点就是减少并发症,让患者能够尽早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术后护理、康复锻炼指导也是很重要的,是手术成功重要的环节。选择2010年4月~2012年3月50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取得了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50例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龄62~78 岁。18例患肢在右侧,32例患肢在左侧。38例是滑跌伤,12例是车祸伤。骨折移位程度分型:6例Ⅰ型,24例Ⅱ型,11例Ⅲ型, 9例Ⅳ型。14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8例合并有冠心病,11例合并有糖尿病。 1.2 术后护理 1.2.1 心理护理:此病的病程比较长,患者又年老体弱,因此有些患者就会对治疗失去信心,怀疑人工关节的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者解释,多和患者沟通,及时消除患者疑虑、紧张、担忧等不良情绪,同时在生活上多体贴、关心患者,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尊重、爱护患者。 1.2.2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体温、血运情况,比如说患肢的温度、脉搏动、自觉症状、颜色等情况,如患者术后的体温超过 39℃,就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和降温措施,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情况[1]。如引流颜色较深、引流量过多,就要警惕发生失血性休克,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的通知医生。保证引流管不折叠、不扭曲,每天定时更换引流袋,而且引流管不能超过患者身体的高度,从而避免出现逆行感染问题。给予全身麻醉患者吸氧,要保证患者呼吸道是顺畅的,观察患者尿量情况。 1.2.3 体位护理:在手术以后,要让患者睡硬板床,患肢不能向内收拢,将枕头放在患者双腿之间,要分开患者双下肢,也可以使用钉子鞋固定患者患侧脚。在为患者翻身的时候,要保证患者膝部、髋部是在一个水平线上,要整个托起患者髋关节,不能拖动、牵拉患肢,防止髋关节脱位。 1.3 康复锻炼: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就是保证患者肌肉张力及关节的稳定性,从而恢复患者动作协调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在手术的当天,要维持患者患肢特殊体位,手术以后让患者取仰卧的体位,保证患侧髋外展20°~30°,轻度的屈曲、内旋。在患者生命体征比较稳定的时候,要让患者取半坐的体位,从而加快静脉回流,避免形成静脉血栓。使用冰袋冷敷24 h,从而减轻患者疼痛感,鼓励患者活动时深呼吸,从而防止出现肺部并发症[2]。在手术第2天早上,将尿管、血浆引流管拔除,让患者使用助行器下床活动,在下午时让患者再次的下床活动,同时指导患者做上床、下床、迈步等动作。对患者进行抗阻、屈伸踝关节训练,每一个动作保持5 s,一组重复20次,每天进行2~3组的训练。让锻炼患者股四头肌的时候,让患者坐在椅子上,以手支撑床面,伸直膝关节以此来将肢体抬离床面,每次维持10 s,一组是重复20 次,每天进行2~3组的训练。在手术后的3~4 d时,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踝关节训练。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切口愈合延迟有2例,肺部感染有1例,经过治疗以后都痊愈。41例患者在手术后的第2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在随访1年期间,没有患者出现髋关节脱位问题。
3 讨论
在对50例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笔者体会到,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条件比较差,年龄比较大,而且手术的创伤也很大,所以患者在手术后的生命体征都不是很稳定,所以术后护理是尤为重要的,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而在患者手术以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能够让患者尽快康复,还可以防止出现关节脱位问题[3]。现在很多髋关节病变的老年患者都是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因此可以根据假体材料、手术方式,为患者制定相应护理计划,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者下肢的静脉回流,减轻患肢疼痛、肿胀问题,对预防深静脉栓塞也有着积极作用。总之,护理人员要用科学方法,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术后护理、康复指导,这对保证治疗效果是有积极作用的。
4 参考文献
[1] 吴 萍.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1(5):167.
[2] 刘 玮,费 琦,高 娜.术后功能锻炼计划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行走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8(17):106.
[3] 方汉萍,杜杏利,郭风劲,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间开始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33.
[收稿日期:2013-04-23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