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881次
根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占全国人口13.26%,同2000年比较,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2.93个百分点。老龄化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社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对老年住院死亡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老年患者死亡情况及威胁老年人群生命的主要原因,为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02年~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为统计分析对象。
1.2 方法:采用ICD-10编码为标准进行疾病分类,当同一患者患有2种或以上疾病时,以出院病案首页的第一诊断为分类标准进行统计汇总、分析。资料完整、可靠。
1.3 统计学处理:利用Excel及SAS 8.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Pearsonχ2 检验、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我院2002年~2010年出院患者总数为14 5007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出院患者为5 6376例,占38.88%;全院死亡患者4 266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死亡3 543例,占总死亡病例的83.05%;年龄集中在(73.24±7.98)岁,男女比例为1:0.92。 2.2 各年份分布情况:我院2002年~2010年出院患者病死率集中在2%~4%之间,而老年出院患者病死率较高,主要在 5%~8%之间,特别是2002年及2003年,老年患者病死率分别达到了7.95%及7.93%,各年份老年患者病死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3.962,P<0.001),不同年份老年患者的病死率有差异。详见表1。2.3 性别构成:2002年~2010年男性老年出院患者29 357例,女性老年出院患者27 019例,男性、女性病死率分别为7.11%、 5.39%,不同性别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1.278, P<0.000),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除2002年、2006年及2009年这三年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分别为0.176、0.102、 0.240),其他各年份性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老年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老年患者。详见表2。 2.4 年龄分布:从年龄分布来看,老年出院患者中,70~80岁及 80~90岁死亡人数所占比例较高;而就病死率来说,10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病死率最高,不同年龄间比较做秩和检验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889.073,P<0.001),另作趋势线检验发现,r=-0.3619,可见,老年住院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逐渐升高。详见表3。
3 讨论
从本文可以看出,60岁以上的死亡患者占总死亡人数的 83.05%,2002年~2010年各年中,老年住院患者病死率均较高,其中,从2002年~2005年病死率有所下降,2006年有所反弹,随后病死率逐渐降低,可见,医院应该加快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加强身体锻炼,改变不良工作和生活习惯。老年住院患者男性病死率显著高于女性,这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这与男性工作压力大,所从事的行业风险较大有关,同时,多数男性具有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因此,应加强男性公民的健康教育,树立科学的生活观;同时,调整男性公民的社会、心理压力及家庭负担[1] 。从年龄分布看,老年住院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逐渐升高,这与老年人的生理情况及自然转归有关。从构成比可看出,死亡人数集中在70~90岁年龄组之间,共有2 602例,占 73.44%,应加强老年疾病的防治工作。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导致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死因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77.47%。随着生活、工作压力增大,饮食结构改变,运动量减少,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循环系统是导致老年住院患者死亡主要原因。共913例,占25.77%,因此,合理改善饮食结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居民身体及心理素质,对降低老年人的心血管患病率,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医院应积极开展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诊疗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呼吸系统为老年住院患者致死的第三位死因,共887例,占 5.03%,病死率较高,为9.25%。研究证实吸烟和空气污染可使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增高1.4~1.7倍。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高低是反映当地居民健康水平、医疗服务、生活条件和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各级政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应重视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为老年病的防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柏金喜,陈雅珍.2219例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1):43.
[收稿日期:2013-01-24 编校:徐强]